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FT:聖誕在中國與雙11一樣用包裹填滿精神空虛

http://www.CRNTT.com   2014-12-25 13:46:48  


 
  例如,去年聖誕節當天,僅在中國南方一座城市的一個區,就有250對新人在婚姻登記處登記結婚。在西方,很少有人選擇在聖誕節當天結婚,以免賓客因要出席婚禮儀式不得不錯過聖誕鵝而發牢騷(反正中國的賓客不出席登記處婚禮儀式)。在中國,丘比特(Cupid)和聖誕老人(Santa)似乎已合為一體,給耶穌的生日帶來浪漫的情調。去年聖誕節期間在上海舉行的一場婚介活動中,主辦方鼓勵躊躇滿志的相親者告訴聖誕老人他們最喜歡哪一位參與者,這樣聖誕老人就可以幫助他們牽綫搭橋。考慮到這種活動的低成功率,可能當時還不如向聖誕老人討要一部iPhone。 

  如果中國的聖誕節與基督、彌撒或處女母親(最後一類事物在所謂的“一胎化”政策下即使不違法,也是特別不受歡迎的)無關,那麼中國人為何還要慶祝這個節日呢? 

  珠寶零售帝國周大福(Chow Tai Fook)的繼承人鄭志剛(Adrian Cheng)說,過去五年出現了送聖誕禮物的大熱潮。他表示:“中國人喜歡節日場合。如果你給他們一個歡慶某個節日的理由,他們就會去慶祝這個節日,即使不明白其背後的意義。”周大福在內地市場銷售飾品已有幾十年了。 

  中國的社會學家表示,這種現象在很大程度上與工作太辛苦有關;中國勞動者工作壓力非常大,因此他們會抓住一切理由放鬆自己。 

  對他們來說,幸運的是老一輩人從不過這個節,所以不必去看望他們。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或許會在約會時拿出一套引人注目的馴鹿角戴上,但他們會讓餐館和購物中心來負責其餘的裝飾工作。很少有人勞神在家裡布置聖誕樹(這肯定讓他們省了不少心),而且沒人自己做蔓越莓醬。 

  瑞雅禮儀(Institute Sarita)的何佩嶸(Sara Jane Ho)說,“在西方,我們在家裡製作火雞,但我在北京吃節日大餐時,火雞是由凱賓斯基(Kempinski)製作的,而樹根蛋糕來自麗茲(The Ritz)。”瑞雅禮儀是向暴發戶傳授禮儀的專業機構。 

  “中國沒有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何佩嶸在提及另一項“傳統”時說道。這項“傳統”在我相信世上存在魯道夫時可並不存在。“但在中國,整個12月都是黑色的”,其間零售商會彼此展開競爭,爭取在聖誕節前後多賺人民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