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章念馳:要創造出“新統一論述”

http://www.CRNTT.com   2015-02-24 00:03:00  


 
  怎麼完成中國最終完全統一,始終是這六十多年來中國人民“三大任務”之一,即使在中國經濟很不發達的情況下,人民生活過得很艱苦時期,“解放台灣”依然是人們的不二選擇。直到“文革”結束,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時代,為了實現中國的現代化,希望有一個良好的“改革開放”的外部環境,中共領導人提出了“和平統一”的新設想,這是中國人第一次想用和平方式完成最終統一的一種政治設想。但怎麼“和平統一”,它的方針、政策、途徑、理論……我們並沒有一整套辦法,只有一個“一國兩制”政治設想,準備“摸著石頭過河”。

  “和平統一”的先決條件是
  必須維護“一中框架”

  我們對“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探索與實踐,已走過了三十五個年頭,首先在香港與澳門加以了實踐,獲得了許多可喜的成功,也存有不足,這是不足為怪的,這是一個全新的實驗,是允許犯錯的。但我們要善於總結,創造出一套完整的“一國兩制”的“和平統一”辦法來。

  三十五年實踐告訴我們:首先要認識到“和平統一”與“武力統一”的區別,在於“和平統一”的結果是允許“一國兩制”,允許一個國家存在兩種制度,允許兩個不同管轄權的“高度自治”,允許維護不同制度與不同生活方式,不僅“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還可以“繼續投票、選舉照搞”,允許繼續搞資本主義那一套,說到底是允許維護現狀。但前提是必須共同維護“一中框架”,維護“一個中國”,要體現“一中精神”,不能造成“兩個中國”。這是“和平統一”的基本精神和先決條件。 

  三十五年實踐又告訴我們:在維護“一中框架”先決條件下,我們要處理好“兩制並存”,在這方面我們過去一無經驗,如今有了許多切身的體會。看來我們對“兩制並存”要多點理解多點包容,要認識到對方畢竟實行的是真正的資本主義,與我們政治生態、生活方式有許多不同,會有很多差異和衝突。我們要學會適應。只要他們愛國愛台愛港愛澳,我們要允許“和而不同”,建立更廣泛的統一戰線,應該以更大胸懷加以包容,這就是做父親的必備條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