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韓自貿區可與京津冀一體化對接

http://www.CRNTT.com   2015-03-25 09:40:33  


在中國所有貿易夥伴中,中韓間的貿易互補關系體現最為充分。
  中評社北京3月25日訊/今年2月底,中國和韓國完成了中韓自貿協定全部文本的草簽,並對協定內容進行確認,範圍涵蓋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規則等17個領域。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近期表示,中韓自貿協定目前正在進行文字轉換工作,正式簽署在今年上半年應該可以完成。這意味著,協定一旦簽署,中國將在最長20年內實現零關稅的產品達到稅目的91%、進口額的85%,韓國零關稅產品達到稅目的92%、進口額的91%。

  中韓自貿協定無疑會為兩國間經貿發展劃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值得探究的是,中韓貿易的多年合作取得的成就得益於什麼?中韓自貿協定簽訂後,將為中韓雙方帶來怎樣的機遇?

  日前,每日經濟新聞就此專訪了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文章內容如下。

  通過中韓自貿區尋新機遇

  問:中韓間的貿易合作已取得諸多成果,在您看來,取得這些成就得益於什麼?

  白明:在我看來,在中國所有貿易夥伴中,中韓間的貿易互補關係體現最為充分。中國為韓國提供了廣闊市場,特別是青島、威海等地,集聚了大量韓資企業。此外,中韓產業對接面很大,韓國產業的每一根血管都跟中國相通,中國經濟的每一點變化都牽動著韓國經濟的神經。中韓自貿區降低了兩國產業對接門檻,更加有利於優質資源互補,使得中韓兩國不僅是貿易合作關係,在某些產業上更是形成一體化趨勢。

  問:中韓未來發展會是怎樣的趨勢?還面臨哪些機遇?

  白明:目前的問題在於,中國產業的發展使中韓間產業同構性越來越大,若不改變以往的互補合作模式,則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小。同時需注意的是,低端產業的同構為雙方更高水平合作建立了基礎,這也決定了未來中韓可在研發領域、“互聯網+”與“工業4.0”等方面加強合作。

  此外,中國目前正進行產業轉型升級,這其中的戰略新興產業,包括網絡營銷平台等,都是中韓合作的嫁接點。

  目前,兩國間的機遇要更多地從中韓自貿區上發掘。中韓自貿協定將夯實中韓貿易往來,未來將更加貿易自由化與便利化。例如在通關檢驗上實行雙方檢驗機構互認,在當地生產場地檢驗完後,直接發給對方國,以減少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益。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