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特赦貪官”可不可行?

http://www.CRNTT.com   2015-04-28 14:53:58  


  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特赦”一詞近期因“老王的一聲長嘆”又火了起來,消息稱,此前曾多次表示反腐不能搞特赦、搞寬容,否則整個社會就會震蕩、會大亂,甚至有崩潰可能的中紀委書記王岐山,近期面對一些官員提問是否有可能對主動自首的腐敗官員酌情特赦時,卻只是長嘆了一口氣,並表示“還不到時候”。

  2014年被認為是中國反腐敗“質性變革年”,周永康、徐才厚、令計劃、蘇榮四只“大老虎”被查處。2015年,中國政府又將“獵狐行動”升級為“天網行動”,全球抓捕出逃境外的貪官。

  “打虎”、“獵狐”,持續不斷的反腐亮劍令民衆的反腐信心大幅提升,中國社科院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2012年民衆對反腐的信心度不足60%,而近兩年老百姓對反腐信心大幅提升,去年已有八成以上民衆表示對反腐有信心。

  就在這個當口,“特赦貪官”這個命題突然再次闖進民衆視綫,而且還引出了“老王的一聲長嘆”。

  這釋放出怎樣的信號?特赦貪官可行與否?老王的一聲長嘆有何含義?

爭議從未間斷

  “赦免貪腐官員這個命題其實並不新鮮,僅上世紀90年代至今就已經形成過三次較為有影響的討論。”長期研究反腐問題的北京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刑辯律師蔡正華接受本刊采訪時說。

  在蔡正華的印象中,關於特赦官員較大影響力的討論,第一次是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由湖南地方體制內智庫啓動了一項名為“新世紀中國懲治與預防腐敗對策研究”的課題研究,並提出了要搞一次“反腐特別行動”,設立一個全國性的“退贓賬號”——讓所有主動交出贓款的腐敗分子能得到“赦免”,以消除長期積累下來的腐敗存量。然而,當時的研究缺乏足夠的高度,對一些具體的措施創新存在明顯的局限,現任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副院長的李永忠當時被湖南地方邀請擔任這個課題的顧問,他回憶,當年有90%的人表示反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