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日美同盟并非“夫唱婦隨”

http://www.CRNTT.com   2015-05-05 06:41:42  


 
  但對於日本而言,追求地緣政治的優勢地位是其最重要的目標。因此,日本在戰略目標的設定上注重對中國的能動制衡,借助美國的實力,在阻遏中國影響力發展的同時,力爭形成對中國的優勢地位。所以在日美同盟新指針的框架下,日本可能動作更為主動,利用日美同盟的支持,在一些焦點問題上更為強硬,有可能造成局勢更為緊張。特別是,這次指針加入了對“島嶼防衛”的內容,日本的目的就是讓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為日本撑腰,因此新指針對美國而言是把雙刃劍,美國將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避免日本在一些問題上“做過頭”。

在美全球戰略中 日本并不願意被當槍使

  借助美國的全球戰略,擴大日本的影響力,這是冷戰後日本的既定國策,也被視為其大國化戰略的必由之路。安倍本人也對當年海灣戰爭中只能出錢不能出人耿耿於懷,安倍解禁集體自衛權,就是為了將自衛隊送到海外,在世界範圍內擴大日本的影響力。

  但是,為美國無條件地賣命,對日本而言顯然與其利益不符。此次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以及修改安保相關法律,在自衛隊的海外行動方面加了許多限制條件,最核心的一條,就是不能與美國等盟軍聯合“進攻性”作戰,重點仍是置於“後方支援”。

  國內民意反對與憲法的制約只是日本不能海外進攻性作戰的原因之一。因為在海外作戰,為美國的利益流血,并非安倍所願,因此順水推舟,將日本的海外行動置於能够體現日美同盟的作用,同時又可將對日本的損害控制在一定程度的範圍之內,這可以算得上是其戰略的聰明之處。

  特別是在中東政策上,日本與美國之間的差異更加明顯。盡管日本的安保法制修改,讓日本可以用自衛隊來介入中東局勢,但由於資源匱乏,確保中東的油氣供應是日本國策。因此在中東政策上,日本不敢完全不追隨美國,但總有自己的底綫。美國的中東戰略是控制這個資源與地緣政治重要的地區,因此壓制其中一些“敵對國家”是其應有之義。日本從其資源戰略出發,需要與其中一些美國的敵國“保持一定關系”,與伊朗的關系就是其中比較突出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