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貨幣政策有效性遞減的深層原因

http://www.CRNTT.com   2015-05-28 07:24:14  


  中評社北京5月28日電/央行在半年內三次降息、兩次降准,然而,從利率、企業貸款數量等數據來看,這一回合的貨幣政策的實際效果很有限。

  上海證券報發表資深宏觀經濟評論人許鑫文章稱,自去年3月央行以“定向寬鬆”為由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以來,國債收益率不斷下行。一年期國債發行利率從去年1月的4.04%降至目前的2.66%,一年期國債收益率從去年3月31日的3.11%一路降至目前的2.55%,5年期國債期貨價格由去年一季度末的92元左右漲至目前的97.4元。然而,利率從國債向企業融資端傳遞的路徑並不順暢,實體企業融資利率沒有下降。一年期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收益率去年一季度末為4.92%,目前則上行到5.33%,一年期非證券類信托產品平均預期年收益率去年一季度末為7.88%,目前則維持在8.60%,溫州地區民間融資利率在去年一季度末為20.51%,目前則為20.03%。顯然,這三項市場化程度較高、在較大程度上反映企業融資成本的利率未有下降。另一方面,降低利率也未帶來強勁的貸款需求。去年三季度以來,金融機構貸款餘額季度增速分別為13.23%、13.60%和14.68%,與之前的季度同比基本持平;但看具體投資流向,大型企業貸款餘額季度增速分別為9.4%、9.4%和8.6%,而2013年這個數值維持在10%以上;今年4月,全部新增貸款7079億元,M2貨幣供應同比增長10.1%,均大幅低於3月的數值。

  文章表示,宏觀經濟雖然不是微觀經濟的簡單加總,但微觀經濟結構必然對宏觀經濟產生影響。仔細分析,近十年來,銀行貸款管理制度、企業行為方式和政府財政紀律都有了顯著改變,這可能就是貨幣政策效力逐漸打折扣的原因。

  過去十年,中國銀行系統進行了大規模股份制改造,目前大型商業銀行均為上市公司,財務約束顯著加強。歷史上,中國商業銀行一直面臨財務軟約束的問題。商業銀行被當作政府的一部分,政府對商業銀行的干預普遍而深刻。商業銀行對貸款的審批不在於貸款方的資質、信譽和還款能力,而在於政府的行政命令。這種情況下,對銀行貸款的唯一約束就是資金量,只有用完可貸資金,銀行才會停止放貸。在這種情況下,降息、降准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然而,商業銀行經過股份制改革和上市後,行為方式有了很大改變。在貸款決策中,業績考慮在加強,對不良貸款率高度重視。在經濟下行的形勢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不斷升高,一季度末為1.39%,比上季度末提高了0.14個百分點,比去年一季度末提高了0.3個百分點,因此,商業銀行對貸款非常謹慎,不可能再有一旦央行釋放流動性就放鬆貸款的情形。另外,上市之後,商業銀行問責體系也更嚴格,貸款出了問題後,有明確的責任人對壞賬承擔責任,最近,銀行職員“下崗收貸”的新聞屢見不鮮,而且商業銀行往往明確貸款是“終身負責”。無論從機構的角度還是從個人角度,即使降息降准,商業銀行的擴張資產負債表的意願都不強。

  再看企業,一向對貸款的需求都極度旺盛,但隨著市場經濟的推進,面對貸款,企業正在變得更加理性和冷靜。一方面,經濟形勢不容樂觀,企業盈利能力在下降,統計顯示全國和地方國有企業總資產報酬率從2007年的5.6%降到目前的3.8%。資本密集型行業,如鋼鐵、有色、水泥、玻璃等都處於嚴重產能過剩狀態,利潤微薄甚至為負,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成交量持續下降,市場沒有出現新的投資熱點,所以即使在寬鬆的資金市場上,企業也不大可能增加貸款。另一方面,隨著銀行加強貸款管理,企業對銀行貸款的態度也變得格外謹慎。2012年以來,多家銀行因鋼貿貸款問題而把企業告上法院,相當一部分企業被查封庫存,停止營業,無法償還貸款的後果嚴重。而中國非銀行上市公司總體資產負債率,去年末為66.77%,主板上市企業資產負債率為86.21%,遠超50%至60%的安全水平。面對已高企的債務,企業為長遠利益計自然不可能再大肆借貸。企業貸款意願降低,也得到數據的支撐,在去年二季度到今年一季度的4個季度中,央行銀行家問卷調查統計的貸款總體指數一路下滑,製造業貸款需求指數分別為63%、59.3%、58%和59.2%,非製造業貸款需求指數分別為62%、60.1%、58.7%和60.1%。

  地方政府一直是銀行的大客戶,而眼下中央政府加強了對地方債務的管理,地方政府借貸的需求被極大遏制。本屆政府非常重視高企的地方債務。李克強就任總理半年後就下達緊急通知,要求審計署摸底排查全國地方債務,為解決該問題打好基礎。2014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雖然賦予地方政府適度舉債權,但在融資途徑、融資額度和融資用途上做出嚴格限制。今年,中央政府提出地方政府債務置換計劃,允許地方政府發債償還之前的地方存量債務,但財政部下達的首批額度只有1萬億,而光今年地方政府需要償還的債務就高達1.86萬億。儘管市場預計未來還會有地方政府債務置換額度,但總體來看,地方政府隨意借款的時代已過去。再說,中東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已相對完善,即使中央政府不對地方融資嚴格管制,地方政府的融資需求亦會減少。

  文章最後說,基於一季度的經濟增長率、進出口數據、物價走勢和工業增加值所顯示的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市場人士預測這一輪降准降息的貨幣調控還沒有結束。但面對已有了巨大改變的微觀經濟結構,若貨幣政策進一步加碼,效果會如何是不無懷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