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BIT談判正將中美關係提升至新戰略高度

http://www.CRNTT.com   2015-06-27 07:54:28  


  中評社北京6月27日電/中美雙邊投資協定(BIT)以及人民幣是否能成為IMF特別提款權構成貨幣,是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兩大最令人矚目的問題。作為全球第一、第二大外資吸收國家,也是對外投資的大國,中美BIT的達成,將對全球投資格局產生深遠影響。不過,BIT談判過程,本身也就是博弈的過程,越到最後階段,這種博弈就更加充滿智慧性和藝術性。

  上海證券報發表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教授王勇文章介紹,到目前為止,中美BIT已進行了15輪談判,可謂曠日持久。

  中美BIT談判在上世紀 80年代開始醞釀,2006年在布什政府推動下,中美 BIT成為 2006 年9月啟動的經濟戰略對話的一個組成部分,並於2008 年6月在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過程中正式啟動。當時啟動BIT 談判,對美國而言,有助於緩解次貸危機下面臨的失業率高、復甦緩慢等難題。對中國而言,將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從過度依賴固定資產投資向促進國內消費轉變,從製造業開放向服務業開放推進。在微觀經濟方面,中美BIT談判,能為兩國企業對外投資構建起穩定和透明的投資制度環境。美方意欲進入中國壟斷行業,特別是中國的服務業,以形成自身的市場份額。中美BIT通過規則的協調,降低和消除進入壁壘,促進資本的跨境流動,加強投資保護,建立有效的投資爭端解決機制,解決中美雙向投資中面臨的主要矛盾和摩擦,促進雙向投資,保護中美兩國企業的海外利益。

  在2013年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雙方確認以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為基礎展開談判,此後談判進入實質階段。去年7月,中美談判雙方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後,達成了談判的“時間表”,即力爭2014年底前就BIT文本的核心問題和主要條款達成一致,並承諾2015年早期啟動負面清單談判。2014年9月,BIT的第15輪談判在北京舉行,雙方就文本的核心問題進行了深入磋商。照計劃安排,中美將於本月或下月交換負面清單。

  負面清單談判,擴大投資開放無疑是雙方最主要的訴求。比如中國美國商會今年4月發布的《2015年度美國企業在中國白皮書》提出了優先關注的四個方面:一是法治,希望中國法律能在公正、一致、透明的正當程序下運行;二是市場准入,為確保中美BIT談判成功,應鼓勵中國繼續減少外商投資目錄和自貿區的行業限制,簡化外國直接投資程序,用備案制取代審批制(限制和禁止行業除外),並提供一份簡短的負面清單和例外情形;三是標準的制定,這是一個技術問題,但對中國的未來至關重要,在中國公司向海外發展方面尤其重要。希望國外企業在參與制訂標準的過程中與國內企業享有同樣的權利;四是知識產權的保護,包括商業秘密、專業技能和無產權技術。隨著中國企業的創新性不斷提高,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對促進國家提升價值鏈將越來越重要。可以這麼說,這份《白皮書》提出的訴求,基本也就代表了美國方面在BIT談判中的訴求。而中方的BIT談判訴求,則希望美方在放寬對華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管制政策、公平對待中國企業赴美投資、市場經濟地位、農產品檢驗檢疫、中國人員赴美簽證、中美運輸類飛機雙邊適航拓展及其他一些與貿易投資相關的問題採取切實措施,並取得積極進展。

  文章認為,再複雜、艱難的博弈,只要中美雙方都能本著“坦誠互信,加強合作”的原則,什麼樣的問題也都能迎刃而解。下一步,要確保中美BIT談判能夠順利實現,並將新時期中美關係提升到一個新的戰略高度,就要求中美雙方必須本著誠信合作的原則去積極努力。

  我們真心希望美國能深刻認識到,中美國情不同,社會制度、歷史文化和發展階段有別,兩國在一些問題上存在不同看法和分歧是正常的,關鍵是雙方要坦誠互信,尊重和照顧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堅持通過平等對話與磋商妥善處理存在的分歧。BIT談判時,還是應當放平心態,公平對待,切莫提出帶有歧視性的條款,比如對於中方在美投資、經營的任何階段,美國行政當局都有權中止項目,產生的成本由投資人負責等。同時,希望美國外商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在審查併購時能更透明。

  就中國而言,以BIT談判為突破口,將開啟國內更大的改革開放空間,尤其是金融改革。實際上,當前,中國已將自貿區由上海一地擴展至廣東、福建、天津等四地,並已縮減限制外資投資的負面清單;今年中國在資本項目可兌換方面的重點改革主要集中在個人投資者跨境投資、資本項目進一步自由化和修改《外匯管理條例》三個方面;還有,中國政府日前決定,銀行卡清算市場從本月起開放,符合要求的機構可申請“銀行卡清算業務許可證”,在中國境內從事銀行卡清算;以及日前央行上海總部宣布自由貿易賬戶啟動外幣服務功能,都在大大提升自貿試驗區的金融服務水平,推動金融市場實現雙向對外開放,推動自貿區建設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高效聯動。這一系列改革開放措施的推出,充分體現出中方坦誠互信、加強合作的誠意和決心。中美雙方對今年9月習近平主席對美國的國事訪問抱有很高期待,到時,美國不光在共同面對的地區與全球性挑戰方面尋求與中國加強合作,而且預計BIT談判屆時也將取得重大進展。

  文章指出,只要中美雙方都能從全球政治經濟布局及中美政治經濟關係角度來審視談判,在“坦誠互信,加強合作”的原則基礎上審慎推進,不僅BIT談判能盡早結成正果,還將為在新國際格局下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