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智庫雜誌:兩岸經濟制度化合作成效與展望

http://www.CRNTT.com   2015-10-01 00:16:17  


 
  閩南師範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吳鳳嬌副教授也指出,為合力開創兩岸經濟合作的新局面,兩岸應以中華民族整體利益觀型塑兩岸經濟合作新理念、積極推動“區對區”試點對接、共同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加強兩岸產業合作的協商與規劃、完善兩岸產業合作機制、累積互信、增進認同,持續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建設、關注台灣基層民眾,切實擴大兩岸經濟合作領域。

  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汪明生教授認為,推進兩岸合作,可圍繞民生與發展的感性系統論述配套現代網絡科技,逐步取代指望藍綠、要求統獨等既往思維。再度體制創新,推進城市地區試點合作,例如:高雄與平潭的對接。以民間學術產業自發方式構建地區合作體制,以回避台灣選舉政治、擺脫主權爭議僵持。重點著眼民眾有感的城市經建發展,並注重對於弱勢基層與青年群體的支持,一併處理調適結構失衡與階層意識等問題。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鄧利娟教授認為,兩岸經貿交流利益在台分配,存在產業分佈集中度高、區域分佈不均衡、社會階層分佈不夠合理等問題。利益分配的問題將影響兩岸經貿交流是否進一步深化開展,在做大兩岸經貿交流成果的同時,要通過推進兩岸服務貿易,以改善利益的產業分配;通過加強同台灣南部地區的交流與合作,以改善利益的區域分配;通過改善兩岸經貿交流的形式,以惠及更多民眾。

  台灣經濟研究院兩岸發展研究中心譚瑾瑜副主任認為,中國大陸推動“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將開啟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新的方向與競合,並有可能形成新陸權時代。面對“一帶一路”策略,為掌握一帶一路的新商機,透過合作提升兩岸民眾生活品質,台灣應在以下幾點尋求與大陸合作契機:促進金融服務業發展、參與一帶一路基礎建設互聯體系、尋求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商機、尋求兩岸綠色製造、智慧城市、銀髮產業等新業態合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