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智庫雜誌:兩岸經濟制度化合作成效與展望

http://www.CRNTT.com   2015-10-01 00:16:17  


 
  兩岸貨貿、服貿合作成效與展望

  福建社會科學院亞太經濟雜誌主編全毅研究員認為,為推進兩岸經濟制度化合作,可有四個路徑供參考:可以採取擴大早收清單的途徑,就是將更多的產品和服務納入ECFA早收清單;可以採取兩岸自由貿易(經濟)區對接與合作的途徑,實現更大程度的相互開放;構建廈金跨境經濟合作區,發揮廈金區域合作在兩岸關係中的先導作用;兩岸需要就以兩岸共同市場參與國際區域經濟整合達成共識。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經濟平台主任李非教授,對ECFA背景下台灣中南部經濟情勢的研究結果顯示:台灣島內南北經濟失衡的格局依然嚴峻,這不利於兩岸經貿關係的深化與發展;ECFA早收清單專案涉及的產業大部分屬於台灣傳統製造業部門,而這些行業在島內的空間分佈主要落在中南部的地區,近些年都取得了較快的發展;另外,研究表明中南部中小企業的營收及就業規模近年來擴增迅速。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石正方副教授認為,兩岸跨境電子商務既是降低兩岸貿易成本、提高兩岸貿易效率、擴大兩岸貿易的重要手段,也是創新兩岸企業貿易經營模式。從長遠看,這種創新的市場力量將推動兩岸當局最終為規範這種力量而著力建構、完善相應制度環境,從而推進兩岸經濟制度性合作的深化發展。兩岸跨境電子商務合作涵蓋制度、產業、企業等不同層面。當前,制度合作是推進兩岸合作的首要問題,可依託福建自貿試驗區推進創新。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計國君教授認為,在ECFA的大環境下,兩岸供應鏈與物流合作迎來突破性發展機遇,雙方物流合作具備良好的政策環境、優越的地理位置及市場互補性。“早期收穫計劃”的順利簽訂,使得雙方物流成果收穫頗豐,在縱向與橫向延伸供應鏈的同時,也積累了未來兩岸大物流中心建設的框架基礎。雖然ECFA後續協定的協商與簽署的困難與障礙很大,兩岸物流合作依然存在嚴峻的挑戰,但只要把握好這一歷史賦予的機遇,以更寬闊的胸襟、更長遠的目光審慎合理地設計兩岸物流合作的實現路徑,將會構建起可持續成長的兩岸供應鏈和大物流體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