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郭震遠論兩岸新對抗與兩岸新階段

http://www.CRNTT.com   2017-10-08 00:09:23  


 
  但更深層次,也更重要的原因是,1949年以後兩岸各自堅持的,對於處理中國內戰的目標的尖銳對抗。1949年以後,大陸堅持“解放台灣”的目標(1949年3月中共七屆三中全會提出“一定要解放台灣”,1955年5月提出“和平解放台灣”);台灣方面則始終堅持“反攻大陸、反共復國”。兩岸目標的尖銳對抗,在導致了兩岸之間深刻敵意、仇恨的同時,還有更深遠、更嚴重的影響。就是必然給目標的調整,以及目標改變後的中國統一進程的推進,都形成難以預料的困難。如前述,1979年大陸方面宣佈並開始執行和平統一祖國的大政方針、戰略目標,這是大陸方面對於處理中國內戰、實現國家統一的目標和政策的轉折性調整。但台灣方面的第一反應卻是對抗性的。1979年1月3日,台灣領導人即稱“必須提高警惕,洞悉中共統戰伎倆”,隨即提出對大陸“不妥協、不接觸、不談判”的“三不政策”,繼續堅持對抗、敵視。雖然由於大陸方面自1979年1月1日起,即停止對金門等島嶼的炮擊,兩岸嚴重的軍事對峙開始緩解,但緩解進程緩慢,而兩岸的隔絕甚至直到1987年底才開始打破。在隨後的三十年中,1949年以後的兩岸隔絕完全打破,兩岸的經貿交流、人員往來快速增長,達到了龐大規模。

  但十分遺憾的是,兩岸之間有了相對緩和、有了開放,可是中國統一的進程並沒有同步推進。而且由於台灣島內“台獨”勢力的蔓延,兩岸和平統一進程還面臨前所未有的新障礙。顯然實現中國的和平統一,必然需要漫長、曲折的過渡時期。

  3、兩岸關係進入中國實現和平統一的過渡時期—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時期

  上述事實清楚顯示,1979年1月以來近四十年的兩岸關係,完全不同於此前三十年的兩岸關係,而且隨時間推移,差別越來越明顯,越來越深刻。現在已經可以肯定地認為,1979年1月前後的兩岸關係分別是兩個不同的歷史時期。1979年1月之前三十年兩岸關係的基本特點:一是嚴重、持續的軍事對抗、對峙,二是完全、全面的隔絕;1979年1月之後近四十年的兩岸關係基本特點,一是逐漸穩定的相對緩和,二是廣泛、大規模,而且快速發展的交流。所以,從中國統一的進程觀察,很明顯,1979年1月之後的歷史時期,是越來越有利於實現中國和平統一的歷史時期,是1949年以來兩岸關係發生最重要、最深刻轉折的時期。

  很明顯,1979年1月大陸方面宣佈並開始執行和平統一祖國的大政方針和戰略目標,啟動了中國和平統一的進程。由此,兩岸關係進入了實現中國和平統一的過渡時期,即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時期。在這一時期中,中國統一和兩岸關係的高度複雜性決定了,不僅首先必須打破、消解長期形成、積累的敵意、仇恨,而且更必須遏制、消除島內“台獨”勢力搞“台獨”、搞分裂的圖謀和影響。同時,還必須實現兩岸的融合發展,形成兩岸命運共同體。所以,這一中國實現和平統一的過渡時期,必然十分漫長、高度複雜、充滿跌宕起伏。但和平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缺失的重要環節,是兩岸民眾共同的根本福祉,在大陸方面堅定不移的主導下,作為過渡時期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雖然十分漫長、高度複雜、劇烈跌宕起伏,但決不會終止,而必然在曲折中不斷推進、不斷深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