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郭震遠論兩岸新對抗與兩岸新階段

http://www.CRNTT.com   2017-10-08 00:09:23  


 
  兩岸的新對抗也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階段

  事實表明,近四十年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已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現在正進入第四個階段。階段性是進程的形式特點,但卻有深刻而豐富的內涵,在深層次上充分表現了進程的特點和影響因素。人們不僅應重視各個不同階段兩岸關係的特點,同時還應重視,作為同一歷史時期不同歷史階段的兩岸關係深層次上的共同特點,即同一歷史時期兩岸關係的基本特點。這是更深刻地認識不同歷史階段的兩岸關係,特別是整個歷史時期的兩岸關係必不可少的。

  2016年5月,蔡英文在台灣執政後,兩岸關係迅速陷入新對抗。但已有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兩岸的新對抗是1979年開始的,中國實現和平統一的過渡時期,即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一個新階段。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沒有因新對抗而終止,實際上還將進一步更加深化。

  1、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歷史時期的兩岸關係階段性變化及其基本特點

  1949年以來的兩岸關係變化的兩大歷史時期中,兩岸關係變化的階段性的表現並不相同。1949年到1978年的兩岸嚴重軍事對抗、對峙,以及完全、全面隔絕的歷史時期,兩岸關係變化雖然也表現出階段性,但不很明顯;1979年以來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歷史時期,卻表現出十分明顯、突出的階段性。從1979年到2016年,兩岸關係已經歷了三個截然不同的階段:1979年到1988年,蔣經國在台灣執政,台灣當局在堅持“反共復國”政策的同時,對兩岸關係開始有所鬆動,兩岸嚴重軍事對抗、對峙開始緩和,完全、全面隔絕開始打破。由此,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進入啟動階段。1989年到2008年5月,李登輝、陳水扁在台灣執政,不斷強化推進“台獨”政策,兩岸統“獨”對抗第一次明朗化,空前激烈、嚴重。但同時,兩岸傳統的軍事對抗、對峙繼續緩解;在台灣當局的嚴格限制下,兩岸的隔絕加速打破,兩岸的交流全面、快速推進。由此,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入第一個高度複雜的階段。2008年5月到2016年5月,馬英九在台灣執政,台灣當局雖然對實現統一明顯猶豫、保留,但接受九二共識、堅持一中原則、反對“台獨”,兩岸的政治互信明顯強化;台灣當局對兩岸交流採取積極開放的政策,兩岸之間廣泛的交流持續、快速發展,達到龐大規模,基本實現了雙向交流的機制化。由此,形成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第一個順利推進的階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