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智庫:疫情正改變世界經濟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20-05-11 00:05:12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給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造成巨大衝擊。
  中評社香港5月11日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姜躍春、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曉偉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5月號發表專文《新冠疫情對未來世界經濟的影響》。作者認為: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將推動國際經濟格局的加速轉變。經濟全球化可能因疫情氾濫被按下“暫停鍵”,但不會是“停止鍵”。疫情不會從根本上改變經濟全球化基本趨勢,疫情防控催生的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業態或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眾智之所成則無不成,中國始終與世界攜手抗疫,在國際格局的變幻中展現大國擔當。文章內容如下:

  新冠肺炎疫情作為今年以來最大的“黑天鵝”事件,正在全球擴散。其傳播速度之快、波及面之廣、殺傷力之強百年一遇。它將對未來的國際經濟走向產生重要影響。

  一、嚴重衝擊世界經濟

  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響波及全球產業鏈、價值鏈、進出口貿易和消費等各個方面。美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等主要經濟體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各國政府為遏制疫情擴散採取的管控措施幾乎使經濟活動陷入“停頓”,世界經濟發展預期不斷下調。應對疫情和經濟“雙衝擊”需要更加有效的國際合作。單則易折,眾則難催,踐行多邊主義,合作應對全球性挑戰是有效阻擊疫情、實現全球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加速蔓延,給全球經濟和全球金融市場造成巨大衝擊,美股在10日內4次熔斷,“OPEC+”談崩引發國際油價狂跌。市場對於經濟衰退的恐慌情緒不斷上升,一些經濟體陷入衰退已成定局,國際金融協會近日發佈報告稱,2020年全球經濟將出現1.5%的負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疫情衝擊將導致全球經濟萎縮3%,引發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疫情蔓延導致的全球經濟停擺對不同經濟體影響不同:中國疫情防控有力,經濟基本面率先復甦,人民幣匯率相對平穩。美國疫情前景尚不明確,預計第二季度GDP年化降幅高達34%,全年經濟萎縮5.9%。法國可能經歷“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經濟萎縮幅度或超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德國的經濟數據不容樂觀,工業訂單持續下降。歐元區經濟整體萎縮7.5%。日本經濟本已瀕臨衰退,疫情蔓延使其陷入技術性經濟衰退。金融市場的劇烈動盪也使新興市場國家經濟下行壓力增大,IMF預測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將萎縮1%。亞洲開發銀行(ADB)預測2020年亞太地區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速為2.2%,而美洲和非洲的新興經濟體如巴西、南非、墨西哥等國家的股市匯率跌幅不亞於發達經濟體,資本外流壓力加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