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智庫:兩岸政治對立及消除之道

http://www.CRNTT.com   2022-02-03 00:09:20  


 
  (四)美國始終堅持插手、干涉台灣問題,但始終以其國家利益最大化為基本脈絡。

  美國的對台政策調整始終以其國家利益最大化為根本目標。台灣問題本是中國內戰的歷史遺留物,正是由於美國的非法干涉才使台灣問題久拖不決。美國對台政策取決於美國整體對華政策和戰略。在冷戰期間兩極對抗的結構性壓力之下,美國需要在大戰略層面獲取中國的支持以應對蘇聯的壓力,出於制衡蘇聯的戰略需要,中美關係走向正常化並建交,美國承認“一個中國”,積極發展和大陸全面的政治、外交、戰略、經濟和社會關係,著力與台灣保持非官方關係,與台灣斷絕政府間往來,逐漸減少對台軍售等等。冷戰結束後,隨著大陸快速崛起帶來的不確定性,美國開始選擇混合接觸、防範、牽制、制衡等不同戰略手段的策略作為其對華戰略的基石,該戰略思想也突出反映在美國對台政策上,美國政府及領導人除繼續堅持兩岸問題必須和平解決之外,開始強調任何兩岸安排需經由台灣人民的“同意”。美國動輒拿兩岸軍力失衡、大陸對台軍事威脅做文章,不斷提升對台軍售規模,既是出於維持現狀以追求其利益最大化和長久化考慮,也是出於追求軍火利潤的動機。

  二、1979年以來的兩岸政治對立

  (一)台灣是否是“‘獨立’的‘主權國家’”,已成為兩岸政治對立焦點。

  雖然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的支持下,以革命手段實現了中央政府和國號變更,但由於國內外因素的交互作用,這種政權更迭並不完全徹底,結果造成了至今存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中華民國”政權在敵對和競爭中並存的政治殘局。

  按照台灣現行“憲法”,台灣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中華民國”“主權”及於整個中國,但目前之治權,則僅及於台彭金馬。從20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李登輝聲稱“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1999年,民進黨拋出“台灣前途決議文”,提出“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現在的名字是中華民國”。主張“台獨”的陳水扁當選為台灣地區領導人後,多次宣揚“‘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此後,國民黨高層人士,如馬英九、蕭萬長等都曾說“台灣就是‘中華民國’”。2016年民進黨再次執政後,蔡英文、賴清德等民進黨籍人士都聲稱台灣不是中國大陸的一部分,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台灣),並要求加入祇有主權國家才能加入的國際組織及其相關活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