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月刊:習近平講話引領兩岸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24-05-10 00:05:44  


 
  1.“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

  習總書記強調,中華民族、中華文明之所以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歷經滄桑、飽受磨難,卻綿延不斷,最關鍵的核心原因是“中華民族始終有著國土不能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這個堅定的大一統的信念,是支撐著中華民族與中華文明歷經5000年屹立不倒、延續至今的精神之脈,讓中華民族始終屹立於世界偉大民族之林。同時中華民族也深切體悟與堅守著“民族”、“國家”、“家庭”與“個人”之間的命運與共的密切關係,沒有民族哪有國家、沒有國家哪來家庭的家國意識與情懷,“一個堅強統一的國家始終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命運所繫”。

  而在當今台海兩岸關係中,由於歷史原因與國際複雜因素的影響,自1949年以來,兩岸同胞走上了不同的社會發展道路,分處於不同的政治制度之中,但兩岸同屬於一個國家、同屬於一個中華民族的事實從未改變,特別是主張“台獨”的民進黨實際上掌握著台灣地區政權,再加上外部反華勢力始終不斷地干涉台灣問題與中國內政,兩岸關係面臨嚴峻挑戰。因此,習總書記呼籲:兩岸同胞要堅決反對“台獨”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把中華民族的命運牢牢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中。

  那麼如何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習總書記強調:關鍵是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強調的是,就主權概念而言,世界上衹有一個中國,台灣與大陸同屬於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不可分割。是否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關係到是否堅持台灣是中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的大是大非的問題,是一個原則立場問題。“九二共識”則是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性質,明確了兩岸關係是一個國家的內部事務,不是“國與國”的關係。所以,習總書記指出:推動與發展兩岸關係的核心,需要對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基本事實有共同的認知。即衹要有“兩岸一家人”“兩岸一家親”的基本認知,沒有什麼問題不能探討、沒有什麼問題不能解決!

  2.“堅定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

  在“中華民族”是兩岸中國人的“共同家園”的基礎上,習總書記提出“為兩岸同胞謀福祉是我們發展兩岸關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與奮鬥目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執政為民理念所決定的。據有關學者考證,早在1927年南昌起義前夕的6月30日,朱德給中共南昌軍官教導團支部學員頒發的畢業證上,就印有“誓為人民服務”字樣。②抗戰期間,毛澤東在不同場合與通過不同方式,多次闡述了“為人民服務”的重要思想,1944年9月8日毛主席在張思德追悼會上發表了“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思想。1945年6月11日在中共七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章》明確提出:“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具備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的精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