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月刊:習近平講話引領兩岸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24-05-10 00:05:44  


 
  中共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反復強調了黨的宗旨是以人民為中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奮鬥目標,所以,習總書記強調:“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這個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實現兩岸同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過上更好的日子,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習總書記強調:“我們有能力帶領14億多大陸同胞過上好日子,也完全有能力同台灣同胞一起共創美好未來。”這不僅僅是習總書記對台灣民眾的莊嚴承諾,同時,這也是基於不斷推進兩岸關係發展的需要,因為,衹有真正確立兩岸民眾是兩岸關係的主體,兩岸關係才能獲得不斷持續前進的動力,不斷展現兩岸關係活力的源泉。人民,衹有人民,才是創造兩岸關係歷史的主人,是兩岸關係光明未來的有生力量。

  3.“堅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中華民族之所以綿延5000多年生生不息,其中“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所在,“中華精神”在,則“中華命脈”在。習總書記特別強調:中華民族在漫長歷史中,共同建設了包括寶島台灣在內的祖國疆域。兩岸同胞共同書寫了中國歷史,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共同培育了民族精神,而且正是因為中華民族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習總書記呼籲:兩岸同胞“要堅定中華文化自信,自覺做中華文化的守護者、傳承者、弘揚者”,“增強中華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榮譽感”,共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華文化”“中華文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兩岸關係始終不斷向前的精神紐帶與力量。

  4.“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幾代、數十代中國人的夙願,也是百餘年來兩岸許多仁人志士努力拼搏、甚至流血犧牲的奮鬥目標。習總書記高興地宣佈:經過百年奮鬥,中國大陸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迎來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大陸所取得的成就,包括1949年以來台灣經濟的崛起,事實上都“不僅實現了孫中山先生當年描繪的藍圖,而且創造了許多遠遠超出孫中山先生設想的成就”。應該說,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是兩岸中國人共同的驕傲,因為其中也“凝結著兩岸同胞的奮鬥和汗水”。

  因此,新時代的中華民族,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台灣民眾定然不會缺席,定然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守民族大義。歷史不會止步,發展永續向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車輪滾滾向前,需要兩岸同胞持續地“同心共創、接續奮鬥”,中國夢一定能夠在兩岸同胞共同攜手的奮鬥中實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