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月刊:祭祀公業與台灣中華文化認同地位

http://www.CRNTT.com   2025-03-02 00:03:00  


  中評社香港3月2日電/閩南師範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博士生、閩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郭嬌斌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1月號發表專文《祭祀公業在台灣中華文化認同中的重要地位初探》,作者認為:祭祀公業因祭祀活動而設,是移台家族基於共同祖先這一血緣象徵形成的社團組織,祖先崇拜為其精神支柱;祭祀公業在台灣經過清代、日據時期、1949年後的演變發展,直至今日依舊活躍;如今,基於血緣關係的祭祀公業更是台灣同胞中華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對增強台灣民眾中華文化認同具有重要意義,有助於遏制民進黨當局“文化台獨”活動。文章內容如下:

  2024年10月15日,習近平在福建考察時強調,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增進台灣同胞的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國家認同。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祖先崇拜是中華民族最獨特的文化資產。祭祀公業是移台家族基於共同祖先這一血緣象徵形成的社團組織,雖然帶有企業經營性質,但是祭祀公業始終以祖先崇拜為精神支柱。共同的祖先崇拜使得兩岸文化認同有著深厚的基礎。本文通過祭祀公業看台灣社會的祖先崇拜,並試圖探討祭祀公業對當前台灣民眾文化認同的意義和價值。

  一、祭祀公業在台歷史演變與現狀

  台灣祭祀公業經過清代、日據時期、1949年後的演變發展,直至今日依舊活躍。祭祀公業不會因為任何外來力量的改變而消失,相反它會以不同的形式來適應變化的社會環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