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為什麼說韓國有功於中國文化傳承

http://www.CRNTT.com   2009-02-20 11:10:22  


韓國傳統舞蹈團演員在進行打鼓表演。
  中評社北京2月20日訊/此間人民網今天登載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的文章“為什麼說韓國有功於中國文化傳承”,文章說,我提到韓國對保存中國傳統文化有貢獻,竟然引起一片大嘩,甚至有斥為“賣國”、“媚韓”者,網上譏刺謾罵更不一而足;我並不懷疑有些批評者的愛國熱情,但如果連基本歷史事實也不知道,愛國從何談起!全文如下:

  最近,我在廣州“嶺南講壇”作報告。在回答聽眾提問時,我提到韓國對保存中國傳統文化有貢獻。經媒體報道後,竟然引起一片大嘩,甚至有斥為“賣國”、“媚韓”者,網上譏刺謾罵更不一而足。本來,對一種說法或觀點有不同意見,因而提出商榷和批駁,都是題中應有之義,非如此學術不足以昌明,真理不足以彰顯。但所有我看到的反對意見,居然連基本的歷史事實也不知道,或者連這樣一句簡單的話也沒有讀懂,卻不能不使人啼笑皆非。

  還是先講歷史事實吧!早在先秦時期,今朝鮮半島上已有大量中原移民,特別是在與遼東毗鄰的西北部。秦漢之際建立的衛氏朝鮮國,就是以中原移民為主體的。西漢武帝開疆拓土,將領土擴展到朝鮮半島北部,在遼東和朝鮮設置四郡,由朝廷直接管轄,與內地的行政制度完全相同。東漢後轄境雖有所收縮,但在三國、西晉時又有擴展,還新設置了一個一級政區——營州。6世紀後高句麗遷都平壤,脫離中原政權。唐高宗時又設置安東都護府,一度進行直接統治。元朝征服朝鮮,設征東行省,但對內保留其國王。明、清兩代以朝鮮為藩屬國,直到甲午戰爭敗後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才被迫承認其獨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