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錢文忠談《三字經》:接受再啟蒙

http://www.CRNTT.com   2009-02-27 10:07:47  


 
  孫:我感覺台灣的知識分子比大陸知識分子反思“五四”要早一些。

  錢:這裡有很多複雜的原因。但大陸也有好多知識分子在做這樣的工作。當然反思並不意味著要去否定它,而是要重新認識重新評估。反不是要反掉,而是要反覆的意思,還不能忘了後面還有個思。

關於《三字經》中那些失傳的思想……

  孫:您在書中談到《三字經》中一些失傳的思想與失傳的書。比如諸子百家中的名家,我覺得這一派很有意思,那裡的詭辯術甚至讓我想到您在《玄奘西游記》中玄奘的辯經。為什麼它們失傳?是因為和中國人的核心價值離得遠嗎?

  錢:有這個因素。百家這個流派的思想,你不妨把它當腦筋急轉彎,挺有意思的。也沒什麼壞處。

  孫:那對它們沒有留下來您持什麼態度呢?

  錢:要惋惜,但也不必哭天喊地。

  孫:那像百家這種思辨思維,對應到別的國家或者別的文化,您會覺得在哪種文化裡比較放大?

  錢:西方有,歷史上就有詭辯學派,印度的因明學裡,也有這種東西。

  孫:在中國扎不下根,是不是意味著中國文化缺這種東西?

  錢:對,尤其是抽象思維。中國人擅長整體、綜合性思維,對分析不擅長。

  孫:格物致知做得不像西方人那麼好?

  錢:是格物的方式不同。

  孫:您在書中考證這本書是誰寫的,用了世傳、相傳王應麟這樣的字樣,我反倒覺得,這麼濃縮了中國文化精華的一本書,不像一個人寫出來的。您有沒有做過猜測:它是集體智慧?

  錢:也有這種說法啊。我在前言中也提到過。再說我講的《三字經》也是一種版本,而且講到明末。網友因此質疑說,你說它是宋朝人寫的,為什麼講到明末,他沒有看清我的前言,而且我會在後面講到這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