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貴陽CBD 中國成了外國建築實驗場?

http://www.CRNTT.com   2009-03-16 11:04:41  


 
  建築師越劍說,能够請來10多名國際建築師,讓建築業界關注貴陽,說明開發商有前瞻性、有遠見,即便是爲“炒作”和造勢也有積極意義。但是這樣的研討活動,爲什麽不增加國內外建築師的對話?由國際前沿理念和本土觀念相碰撞,從學術角度來說,不是更有價值嗎?他爲業界內這種“外來的和尚好念經”的傾向感到擔心。 

  常玨說,外國建築師確實整體實力比絕大多數國內建築師要更爲成熟和專業。對洋設計的崇拜是正常的,是進步的動力和方向。事實上,外國建築事務所在中國設計了大量高質量、但幷不大膽突出的建築,受到矚目的只是一小部分先鋒建築師。他們的作品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會符合國情,其更多的意義在于建築學本身的研究和理論上的探討。 

  “國外很明白實驗建築和建造建築的區別。比如央視新樓的設計者庫哈斯即便在他自己的國家也是鮮有作品真正實現的。”常玨說,但由于這些建築師本來就習慣與媒體進行良性互動,在中國,媒體的過度關注使他們的設計有了額外的價值,導致越來越多的客戶願意投資在他們身上來換取注意力。 

  “一方面,中國有大量的‘熱錢’來支持他們,新的‘熱錢’需要足够吸引眼球的建築來樹立地位和影響力。另一方面,這些新的建築使先鋒建築師們實現了理想。隨著二綫城市的開發,先鋒建築師的追隨者會越來越多。”常玨說。 

  常玨認爲,媒體對建築的評介往往是漂亮的圖片配以簡單的文字,這使越奇怪、越誇張的建築越容易獲得更多的媒體曝光,有奇思异想的建築師往往占得先機。 

  “先鋒建築師目前是中國媒體的熱點,是民衆口誅筆伐的對象。花一筆不大的錢,做點有爭議的作品,無論好壞,只要吸引眼球,就已經成功了。地塊和項目得到了關注,隨後的開發和銷售就自然容易了。” 

  “所以應該說,中國成了尋求廣告效應的業主和國外先鋒建築師共同的實驗場。”常玨說。

      中國不能成爲妖魔鬼怪式建築實驗場 

  “這些設計就像是穿著時裝去上班的模特,華而不實。看不到區域特色,看不到現有的城市文脉。”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著名建築大師及建築評論家彭培根這樣評價花溪CBD建築群方案。 

  “這對貴陽市民的鑒賞能力是一種侮辱。市民的鑒賞力有時是最直覺和公正的。他們中也藏龍臥虎啊!”他說。 

  國際建築界的最高獎項“普立茲克獎”的評獎標準是:“作風嚴謹,功能良好,造型優雅”。彭培根說,這應該作爲全世界通用的評價建築作品的客觀標準,“但是在這些作品中一條也沒有體現出來。” 

  “即便這只是個學術實驗,對公衆也有極壞的誤導。把未經任何檢驗的設計圖公之于衆,會給市民們造成錯覺,分不清好建築和壞建築的差別。”彭培根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