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重建“向中國人民還債”的改革觀

http://www.CRNTT.com   2009-04-15 09:03:06  


當下改革亟待破除“三座大山”。
  中評社北京4月15日訊/此間《經濟觀察報》日前刊載經濟學家丁學良的文章“重建‘還債’的改革觀”,文章指出,改革的要害不是深化不深化,而是改革的取向。如果改革的主持者,不管是現在的還是未來的,能够有一種向中國人民還債的觀念,哪怕在過去的執政中,在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過程中有錯誤有毛病,那都不是很嚴重,因爲你能够在民間的痛苦呼聲、批評和抗議中找到糾錯的方法。全文如下:

  中國“兩會”前後,國內記者公開場合提出的多數問題都可以歸結爲:金融危機下中國政府有啥“改革新招”出臺?而現實生活中,普通中國民衆很多卻不再對改革寄予樂觀期望。前不久一次國際研討會的休息間隙,清華大學兩個博士生問我:為什麼這些年來對“改革”兩個字反感的國人越來越多?“改革”似乎變成了一個負面的東西? 

  我反問:你們啥時候開始發現“改革”在引起公衆的反感?主要是在哪些階層中獲得這個印象?他們說,我們開始時接觸的大多是社會的精英分子,包括專業人員和知識分子,也包括少數文化水平較高的官員。後來接觸的社會層面多了,就發現在普通階層中,無論白領也好、藍領也好,尤其是那些不占拒高位的白領人士,對改革也非常反感,且越來越强烈。 

  兩位博士生的疑問,我無法當時立即回答。後來我有意識的問了國內一些學者,他們說,可能是我在國外呆的時間太長了,不知道對“改革”的印象越來越負面和反感的思潮,不是一兩年了。這種社會情緒有很大的普遍性。 

  回顧改革的早期,中國社會大部分階層却不是這樣的。問題的症結何在?我的觀察是:在于那時候中國高層部分領導人具備“我們是向老百姓還債”的改革觀,由此而制定的措施是給普通民衆以實惠,但這可貴的“還債”觀後來消逝了。 

  我花了不少時間從各種資料中尋找綫索。多年前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饑餓引發的變革》提供了安徽和四川的資料,作者曾當過《瞭望周刊》的總編輯。他在書中記述,1970年代末中國的高幹中大部分人不願爲改革冒險,雖然他們也目擊了社會經過毛澤東近30年、特別是文革十年的折騰所造成的慘痛後果——只有少數幾個高幹願意爲改變這種狀况冒風險推動改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