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馬英九新政這一年 兩岸關係任重道遠

http://www.CRNTT.com   2009-05-31 10:22:51  


 
  李登輝路綫復辟?

  臺灣沒有人會懷疑馬英九的操守,他號稱“不沾鍋”,過去在臺北市長任內,各類事務多由下屬負責,他自己則每天的行程排得滿滿,正面的說法是“親民”,負面的說法是“愛做秀”。除了不懷疑他的操守外,臺灣多數人也同意他是近代臺灣政治人物裏運氣最好的一個。在他之前,李登輝和陳水扁,一個喜歡弄權,一個貪腐枉法,已把臺灣人搞得狼藉不堪。 

  其次則是李登輝和陳水扁皆屬台獨基本教義派,他們將兩岸關係搞得劍拔弩張,所幸2005年連戰首訪北京,已替兩岸互動打開了大門,在這樣的背景下,李登輝和陳水扁這兩個人遂襯托出了馬英九的形象,使他得以高票當選。而連戰開了路,使得“反共”“恐共”的紅帽子不再存在,使馬英九有了新的兩岸舞臺。而更重要的是,北京過去一整年已被李登輝和陳水扁企圖搞法理台獨弄得心煩氣躁。馬英九上臺,北京爲了防止台獨復辟當然也樂意送禮給馬英九,如此天時地利人和的好運氣,全都到了馬英九的頭上。

  不過,儘管運氣好到無以復加,但畢竟馬英九不是個具有開創性的人物,馬英九從不與台獨正面作戰,在文化價值上甚至還經常向台獨媚俗,他只是企圖在各種難題中找一個較安全的位置,“不統不獨不武”就是這樣的位置;他在用人上也藍綠通吃,也是一種安全的考量。這種附和趨勢而無法開創趨勢的特性,使得他努力地去討好各方,而這種只求安全的風格,將來有一天必將成爲他最致命的缺點。

  首先就兩岸關係而言,馬英九上臺後,由于不試圖搞“麻煩製造者”那種法理台獨,北京無論出于戰略或利益需要,當然樂于送禮和搭建兩岸互動架構。架構多了,台獨的可能即會减少,這也是馬上台後,北京願意在諸如直航、開放觀光以及外交休兵、國際空間等問題上配合的原因,只要涉及單純的兩岸事務,北京都願意替馬英九製造業績。

  不過,北京願意配合也不是無條件的,兩岸有許多問題終究不可能回避,在兩岸交往中的許多言語動作也經常會透露出許多信息。馬英九從不主動針對台獨作出意志表達,遇到許多有台獨意涵的問題則以“主流民意”刻意回避,他所任用的國安會秘書長及陸委會主委都是“李登輝人馬”,因而被人們認爲是“李路綫復辟”。

  馬的兩岸政策最高綱領是“承認現實,互不否認”,由于臺灣不可能否認中國大陸,因而所謂“承認現實,互不否認”,真正的意思是“承認兩岸的分立,不否認臺灣的國際資格”,因而它相當于一種低調的“兩國論”。對于這些,北京當然心知肚明,因而胡錦濤已多次談到要以“建立互信”爲前提,所謂“互信”,即是只有一個中國的共同認知。

  去年底胡錦濤發表“胡六點”已說得更爲明白,兩岸交往不容有“兩個中國”、“一中一台”或台獨的任何疑慮,由于馬始終畏懼台獨勢力,而在“一中”上不表達,對“胡六點”也拖了將近半年不作正面回應。反而是在最近提出所謂“地理論”以取代“歷史論”,認爲兩岸歷史乃是統獨之起源。只有强調臺灣地理位置的重要,始可避免糾葛,加上最近他又表示希望出席亞太經合會的高峰會等,凡此種種都顯示出他的兩岸政策確實有種種疑雲,據我所知,這也是北京對他開始有所保留的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