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珠三角軌道交通 香港必須融入

http://www.CRNTT.com   2009-07-10 00:35:49  


 
    香港也應關注“交通取向發展”

  再從各自城市的發展規劃看,高速鐵路對於城市的改造力量非常明顯,影響區域、城市以及車站周邊等多個層次,範圍牽涉人口與就業增長速度、商業活動的模式及地點、物業價格、住宅位置等。根據日本研究,新幹線車站周邊人口會上升,零售、批發、工業和建築等行業的增長比沒有新幹線站的地方高16-34%,對餐飲及旅遊業的刺激更強。雖然數據顯示新幹線重新分配經濟活動的功能可能比創造經濟活動的功能強,但若加上能源與污染等社會考慮,則新幹線對經濟的長遠可持續發展貢獻很大。

  因此,大珠三角區內各城市多少都採取了“交通取向發展”(transport oriented development)策略,讓軌道交通帶動城市佈局,和發展車站經濟,帶動車站周邊的新發展。香港則至今仍然未有這概念。在以往,是某一區人口增加,形成了需要,才考慮修建軌道運輸。西鐵修建於低開發區,本來預算發展車站上蓋,一方面靠房地產在幫補運營,同時也靠上蓋物業的住客增加流量。但這一打算至今也因為要承托私人發展商的物業高價格,而遲遲沒有落實,致長期因為客量不足而虧損。

  將來的城際快線和港深機場快線,最初的設計是中間在香港不停站,完全脫離了整個新界西北社區的需要和未來發展。現在有計劃分別在古洞北和洪水橋設站,但是基於新界西部和北部未來具體規劃還未成形,這兩個站如果將來存在的話,也與香港整體城市規劃,尤其是新界西北未來的發展,完全脫節。投入大量資金修建軌道交通系統,大不了只是服務香港當前的城市發展需要,以及周邊城市,和中央政府的要求。香港基建缺乏全盤考慮和前瞻性,對將來的城市發展和經濟增長,缺乏拉動力,資源就此白白浪費了,十分可惜。

  至於車站經濟,在香港也是一個頗為陌生的概念。香港似乎只意識到鐵路只是解決市民出行問題服務對的手段,車站只不過是上落列車之處,或橫過主要幹道的通道而已。車站不是香港市民尋找工作,或者享受人生的地方,與社區的關係始終被忽略,格格不入。大致而言,沙田新城市廣場是一個較成功的站台經濟,並且事實上形成了繁榮的沙田市中心。但是商場周邊除了政府的法院和大會堂之外,主要只是住宅,和一家中型酒店,格局十分單調,未能真正發揮拉動周邊經濟的功能。較新發展的九龍塘站的又一城、金鐘站的太古廣場、觀塘站的APM等,都有類似的單調缺點,也同樣與社區脫節。究其原因,是政府把車站發展純粹看作是地產項目,一開始便交給私人發展商;而私人發展商只顧追求利潤,特別是短期的利潤最大化,眼中根本沒有社區的概念,更沒有拉動經濟發展,提供優質就業等公共目標。很可惜,香港政府這種態度至今仍然未改變,九龍西車站還未動工,於5月中已經把車站地面放在勾地表中,忙不迭要把規劃和開發權拱手送給私人發展商。這裡將來會是什麼樣子,可想而知。

  從文初介紹的資料,可見香港軌道交通將來會形成九龍西(東湧/機鐵線、東西鐵南環線、港穗城際快線的交匯)和金鐘(港島線、港南線、沙中線的交匯)兩個大樞紐站。這兩個樞紐車站因為周邊有大幅空地,今天還有規劃和系統發展的空間。尤其是西九龍文化區更是一張白紙,這個內地旅客來港的門戶站,可以充分發揮想像力,締造一個來客有眼界大開,流連忘返感覺的小都會。如果我們繼續舊思維,依然把它看作單純的房地產項目,完全交給私人發展商去開發,我們將又再一次錯過發展香港的機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