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愛國 不能過於泛化與道德化

http://www.CRNTT.com   2009-10-15 11:43:19  


在中國人的現代意識中,愛國可能更多的是一種泛愛國情感
  中評社北京10月15日訊/《東方早報》今天刊登吳祚來的評論文章“愛國不能過於泛化與道德化”,文章表示,“有時候,愛國與無私奉獻無關,它只是一個人的情感需要或人生體驗。愛國主義可以從國家立場出發,也可以從個人情感立場出發。當從個人情感需要出發的時候,我們可能更多一份理解,因為它與個人自由意志相關,而其泛愛國情感,可能只是其中一個理由而已。而如果從國家立場出發,可能面對的更多的是泛愛國主義者衛道士般的指責。”文章內容如下: 

  通過網絡看到兩則新聞,本來這兩則新聞內容並無相關,一則是廣東阿嬸在美國公交車上與黑人婦女爭座位,另一則是海歸女孩張元元參加國慶閱兵女民兵方隊。

  但這兩則新聞通過網絡引發的熱議卻都不約而同地扯上了愛國情感與愛國主義這樣宏大的詞匯。通過兩則新聞,我們看到,愛國主義不僅是一個話題,還仍然是一個問題,因為在中國人的現代意識中,愛國更多的是一種泛愛國情感。可能在一些國家並不以為然的事情,在中國,卻仍然會被許多人納入愛國主義情感的範疇。譬如一個美國人如果在中國公交車上與人爭執或打架,美國網民將其視為丟了美國人的臉或有損美國國家形象的可能性極小,為什麼?一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一個人的行為也反映一個人的素質,懲罰其過失的是當地的法律,而不是公眾的“愛國”言論。

  一則美國人拍攝的DV短片《舊金山台山阿嬸大戰黑妞!》,最近在中國網絡上流傳並產生轟動效應。在長達2分33秒的影片里,只見一位操著廣東話的40多歲的大媽與一位黑人女子,因為座位問題爆發口角,兩人先是對罵,最後還大打出手,最後黑人女子敵不過凶悍的“廣東大媽”,被迫下車走人。這部短片最早出現在YouTube網站,接著被人轉到網易論壇及天涯社區等,數以千計的人參與討論此事。有網友為“廣東大媽”喝彩,稱其揚威海外!也有網友認為,為了搶座位打架,有損中國人的形象,丟人丟到國外了。 

  為什麼一個廣東阿嬸會影響中國人的形象呢?美國人會這麼認為嗎,或有調查數據證明個人行為會直接影響到國家形象?網民的泛愛國情感之所以產生,一是根據自己日常形成的常識。如果一名美國人在中國公交車上動粗,特別是對中國人動粗,那麼就會激起人們廣泛的愛國熱情,並視動粗者為其國家形象的代言人,他個人的粗野後面,是其國家的某種不道德行為的反映,所以,邏輯推導出現的情感,似乎就有了理性的基礎;二是中國人的“家國一體”邏輯。傳統中國社會里,一個孩子學習成長,都是為了家庭或家族光宗耀祖,那麼,一個人如果在社會上出了問題,那麼整個家族都會為這蒙羞,所以要對他予以家規懲罰。現在地球成為一個小村莊,中國人在外,外國人在華,都成了其國家形象的代言人,這種泛化的形象代言指認,既可以使一個人可能更好地約束自己的言行,也可以使個人因行為失當而成為眾矢之的。這種泛愛國情感背後,我們還可以隱約看到另一種行為,就是每一個指責者都在有意無意地成為國家形象的衛道士,泛愛國主義者們可能上演的是某種道德暴力對個人權利的侵犯或傷害。

  另一則新聞也與愛國有關:獲得新加坡永久居留權的張元元,卻只身回到北京,通過半年的訓練,成為國慶受閱部隊女民兵方陣中的一員,她高調的愛國情感也引來網絡上一片熱議。新加坡《聯合早報》介紹這位愛國女孩稱:她23歲離開北京到新加坡學習,三年後申請成為永久居民,五年後回國,之後毅然報名參加了中國60周年國慶閱兵的女民兵方隊,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結果成為中國官方媒體努力打造的“愛國女海歸”的典型。

  當《聯合早報》記者採訪張元元時,這位海歸女孩非常坦誠:“我確實是挺愛國的,但是我想每個人都是愛國的吧。”她小心地說明“愛國”與“喜歡新加坡”既有區別又不相互排斥,同時暗示永久居民愛祖國(中國)與新加坡人愛國都是同一種感情,應該得到理解。顯然,更多的中國網民質疑其在新加坡的長期居留權,而新加坡人則看到其另外一面,既然已成為新加坡的長期居民,為什麼還如此熱衷於效力中國?其實,一個人對某一事件或活動的熱情,只是一個人自己的事情,它既不能證明中國人在任何國度都會義無反顧地以祖國利益為重,也不能證明一個熱愛國慶活動演練的女孩就是真正的愛國主義者。

  如果將這位女孩具體處境考量在內,我們可能更能看到她個人情感生活與國慶活動的某種契合,她到了婚戀的年齡,家人敦促她回家解決個人問題,如果她在異國他鄉有了婚約或家庭,這樣的重大活動可能就會與她無緣。當她回家時心理上處於某種無定甚至焦慮狀態之時,她尋找到了對她更有意義的情感表達方式,這就是體驗國慶閱兵訓練,嚴格的訓練使自己不用考慮任何其他事情。通過國慶活動,她或許找到了某種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它不僅僅是泛愛國的情感。

  “當記者終於面對面見到張元元本人,發現她與官方媒體鏡頭中的形象一致,全身透出陽光、爽朗朗的氣質。半年多的閱兵訓練,讓她的皮膚曬得頗黑,乍看之下像東南亞人,反而不像地地道道的北京人”。有時候,愛國與無私奉獻無關,它只是一個人的情感需要或人生體驗。愛國主義可以從國家立場出發,也可以從個人情感立場出發。當從個人情感需要出發的時候,我們可能更多一份理解,因為它與個人自由意志相關,而其泛愛國情感,可能只是其中一個理由而已。而如果從國家立場出發,可能面對的更多的是泛愛國主義者衛道士般的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