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美之間的操控與反操控

http://www.CRNTT.com   2010-01-25 09:23:42  


2009年4月1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倫敦舉行會晤。
  中評社北京1月25日訊/“大而言之,美國在對華交往中必須趨利避害;但具體而言,它只有一個不得已的選擇,那就是以自相矛盾的政策來維繫利益平衡:一方面盡可能地遏制中國,削弱其後來居上之勢,另一方面又必須尊重其穩定發展,以便讓美國資本繼續擁有中國市場。這種自相矛盾的政策不可能使中美關係長期平穩,但與此同時,它卻有利於雙邊關係維持基本的平衡。這是當今中美關係的最大特點,也是未來國際秩序的最大特征之一。”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登載杜平文章“中美之間的操控與反操控”,內容如下: 
 
  奧巴馬政府已經執政一年,其對華政策與行為可以說是積極與消極互見。其積極之處,在於改變了歷屆政府上台之初都要顛覆上屆政府對華政策的做法,從而使兩國關係得以安然過渡;其消極之處,在於沒有擺脫習慣性思維,對雙邊重大敏感問題的決策仍然抱殘守缺。

  在過去一年的國際交往中,奧巴馬的謙遜態度令人耳目一新,某些言行也廣受好評。但美國畢竟是當今世界的霸主。作為國家利益和國家意志的最高代表者,奧巴馬政府的全球戰略目標,還是要維護和行使霸主權力。因此,雖然美國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帝國,但其國際行為卻受到帝國心態的支配。一旦某國被視為競爭對手,美國就會立即產生本能的警覺,繼而千方百計地予以防範或遏制。

主要目標是經貿政策

  在美國戰略家眼中,中國最有能力挑戰其霸主地位,因此防範和牽制中國的意圖從未放棄。奧巴馬上台之後,美國對華態度有諸多調整,但在重大現實利益問題上,特別是在經濟和貿易事務中,無法掩飾和抑制帝國的本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