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你我的餐桌,“毒”影重重

http://www.CRNTT.com   2010-03-02 10:29:17  


 
新聞鏈接:

你我的餐桌,“毒”影重重

 來源:紅網 作者:五岳散人 2010年03月01日

  海南“毒豇豆”事件近日從武漢一地發現、封殺,到很多地方檢測出有“毒豇豆”,一步步走來,再次給我們的食品安全畫了一個問號——這話說得真夠老套的,其實應該直接就是說,我們的食品安全根本就不是什麼問號的事兒,而是已經到了懸崖邊緣。

  這話並非是危言聳聽。自從公眾對於食品安全格外注意之後,是不是相關的新聞就少呢?記得在1999年的時候,某知名快餐連鎖企業的“蘇丹紅”事件就爆發過,然後是“二噁英”,每次都是信誓旦旦的如何重視,結果在2008年鬧出了“毒奶粉”——如果這種斷子絕孫的事情達到了高潮也就罷了,畢竟創巨痛深的結果是有可能否極泰來的。然後我們又再次聽說“毒奶粉”現身,居然就是當年那批沒有銷毀乾淨的東西作為原料生產出來,依然還是企圖隱瞞、被揭露、表示重視、再無下文。每一次都如此的相似,其中的共性相信並非是我想到了,而是大家都能想到。

  這一切的一切都與監管有關。在很多地方,檢驗機構的唯一職能就是作為市場的仲裁者與監管者而存在的,利益這種東西並不在它考慮範圍內,那是由另外一些政府機構考慮的事。但很多時候我們的政府並不是如此,它們是全能型政府,必須還要考慮對於當地經濟的影響,整個機構是“一盤棋”,經濟發展是最重要的一步,其他都是為此而服務的。

  我們記憶猶新的“毒奶粉”事件當中,之所以偃旗息鼓,最終導致卷土重來,無非是怕某一領域的經濟生態受到毀滅性打擊。“三鹿”是死了,其他一樣也添加了三聚氰胺的企業如何?“某牛”把一付民族企業的孝袍子往身上一套,就開始了哭訴的過程,實際上它早就已經是一家離岸公司了。而正是在這種狀態下,第二次三聚氰胺被發現之時,也是在被查出來之後,因為有人覺得國產乳業不能在短時間內承受這樣的打擊了。有時候還真是讓人不明白,這種斷子絕孫的財富,到底對於誰才是有意義的?或許是從來不吃國產奶粉的人吧。

  海南“毒豇豆”事件也並未逃出這樣的規律。剛開始的時候,武漢發現這種含高毒農藥的產品並且進行了封存,海南方面先是矢口否認,然後看著捂不住蓋子了,就說沒有多少,這個謊言被揭穿之後,就把事情歸結到快速檢驗不能檢查出一定含量之下的農藥含量之上了。而且還不無委屈的說,這不是為了便民與增加農民收入麼?你們怎麼能過分的要求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