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翻拍四大名著,我們超越了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0-03-06 11:16:48  


 
市場:風險之下的無奈之舉?

  南方電視台除去擁有此次新版四大名著其中三部的播映權外,還是張紀中版《西游記》的投資方之一,2009年,他們向《西游記》劇組注資1800萬元。南方電視台總編室副主任華明對時代周報記者說:“大家一窩蜂地翻拍經典名著的背後,其實是在市場風險過大的狀況下的保守表現。”

  “現在電視劇行業除去普遍浮躁,很多不懂行的人參與玩票之外,找不到題材、找到了不知道如何處理、知道了如何處理編劇又不靠譜、劇本終於出來了但錯過發行的最好時機的事情舉不勝舉。”華明說。在他看來,翻拍無疑是最守成的市場選擇,首先是節約創意成本,因為很多絞盡腦汁的創意在市場上屢屢受挫。其次是節約宣傳費用,“最差的也能讓大家關注新舊版本之間的對比。”但最重要的是,翻拍目的在於占有資源:“經典版雖好,但與自己無關,播一次要給一次錢。翻拍完成後,三部新版海岩劇就成了江蘇台的資產,自己播消化成本,往外賣還能賺錢。經典版再好,壽命總是有限。”

  正因為日益殘酷的電視劇市場,也因為這幾大基本利好保證,四大名著的翻拍才前後腳開始,也呈現出類似的市場軌跡,從營銷角度觀察,翻拍四大名著大多以海選演員、選角風波、劇組“醜聞”、互相駡戰、劇照曝光等等新聞搶占娛樂版面,使用當下最為“主流”的口水、負面手段,無一例外地“未拍先紅”。

  但並不是所有轟轟烈烈開始的翻拍都能成為最後的贏家,《紅樓夢》投資方之一的北京華錄百納影視有限公司副總羅立平對時代周報記者介紹說,50集的《紅樓夢》成本約為1.18億元(還不包括動用的各類無形資產),但賣給各地電視台的單集總價僅在150萬元左右,“因為很早和電視台簽約,當時看來每集的價格都是很高的,現在與其他翻拍四大名著相比就低了些”,羅立平說,“但是我們不能只看眼前,還有海外市場,總體來說收回成本問題不大。”投資1.55億元,共95集的《三國》則創下了目前國產電視劇的單集最高價與最高總價,導演高希希對時代周報記者介紹了最新的發行情況:“一、二輪播映所有國內電視台加起來是一集260萬元。日本也是創紀錄的9萬美元一集。”

  儘管第一輪收益冷暖不一,但在此次四大名著的翻拍過程中站在操盤影視公司背後的地方電視台才是旱澇保收的絕對贏家。例如李少紅版《紅樓夢》的投資方之一的北方電視台、張紀中版《西游記》的投資方之一的南方電視台等等,腰包與市場欲望日益豐滿的地方電視台將觸角延伸至產品生產線上,並借助媒體資源推產品,不僅獲得更低的播放成本,並將得到更多、更直接的廣告收益。“以銷定產”的電視劇行業現狀遇見電視台穩健的投資策略,在另一方面也壓縮了那些更有當代感、更具創意的電視劇的面世機會,而紛紛創下單集價格新高的翻拍四大名著最終在各地電視台的呈現,也許會再次推動“廣告插播電視劇”的勢頭。

技術:超越好萊塢?

  “日益升級的製作技術為名著翻拍提供了想像和物質空間,降低了部分市場風險。” 南方電視台總編室副主任華明這樣說。在翻拍的四大名著中,張紀中的《西游記》尤其明顯。《西游記》出品人、投資方慈文影視老總馬中駿對時代周報記者說:“情節上我們絕對忠實原著,最重要的突破點就是特技效果。”投入了近4000萬元的《西游記》特技效果在馬中駿看來“二十年之內無人能夠超越”:“我們一共有9個特技團隊,其中有來自好萊塢的、香港的和大陸的,為了保證拍攝效果,我們航拍團隊就有5個。”馬中駿說:“我們已經超過了好萊塢的電視電影拍攝方式了。例如豬八戒的‘面具’,大陸的團隊一直達不到要求,好萊塢的團隊過來只是調配了配方比例,就作出了完全不一樣的效果,但是也導致每天拍攝都要重新更換‘面具’,成本大量提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