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一杯水背後的蹊蹺

http://www.CRNTT.com   2010-03-29 11:44:10  


小小一杯水,引發了齟齬,繼而一名已過花甲之年的老農被拘7日,這真是不折不扣的杯具。
  中評社北京3月29日訊/“小小一杯水,引發了齟齬,繼而一名已過花甲之年的老農被拘7日,這真是不折不扣的杯具……”國際在線日前登載專稿“一杯水背後的蹊蹺”,內容如下:

  22日,河南睢縣一農民找鄉長說事時,拿起辦公桌上一水杯欲喝水,被鄉長喝止。兩人發生口角後出現肢體衝突,隨後,鄉長喊來警察。農民被拘留7日。據了解,事前該村民土地被非法征用,補償三年未兌現,去找鄉長反映此事。(3月25日《新京報》) 

  小小一杯水,引發了齟齬,繼而一名已過花甲之年的老農被拘7日,這真是不折不扣的杯具。有學者分析,接待群眾是政府官員義務,通常即使群眾有一些過激言行,官員也應該多包容。這番分析不無道理,如果鄉長蔣友軍態度溫和,善待村民,自然就不會引發衝突。其實,在筆者看來,無論是老農說“你這(杯)不是給人用的嗎?”還是鄉長為證明沒有先動手,不惜賭咒“如果我說了一句瞎話,我死全家三口。”充其量都是“花絮”,糾纏於這些細節,容易衝淡主題,回避了焦點所在,從而掩蓋了真相。 

  這起杯具的“看點”在哪里?在筆者看來,有三大“看點”需要追問。一是老農魏克興何以被拘?應該誠然,是魏克興先動手還是鄉長蔣友軍先動手,雙方各執一詞,未有定論(實際上在場的證人稱,是鄉長先動手),但負責辦理此案的城郊鄉派出所所長張玉輝,認定魏克興毆打他人,縣局從而做出了拘留7日的處罰。這真是咄咄怪事!不分青紅皂白,不問清事情來龍去脈,這樣的拘留道理何在?法理焉存?據報道,至於誰先動手,負責辦理此案的城郊鄉派出所所長張玉輝拒絕透露。為何拒絕透露?是弄不清誰先動手還是明知道是鄉長先動手而不便透露,抑或就是聽命於鄉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