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民工荒,誰在慌?

http://www.CRNTT.com   2010-03-22 13:44:47  


招聘啓事前,工人腳步遲疑。 CFP/圖
  中評社北京3月22日訊/中國大陸又聞民工荒,而且似乎一年比一年凶猛。而此時,雖然出口在不斷回暖,但統計數據表明全年中國出口依然是負增長,這說明訂單並未達到金融危機之前的水平。出口訂單並不比此前更多,為什麼會出現規模更大的民工荒?它的背後,是中國經濟正在悄然發生的怎樣的深刻變化?廣州《南方周末》日前登載長文《民工荒,誰在慌?》,內容如下:

  編者按:初春時節民工荒,從2004年開始已成為保留節目,除了去年。

  去年的新聞是金融危機後,企業紛紛金蟬脫殼關門“走廠”,剩下一堆憤怒而無奈的工人。

  最後一根稻草就這樣壓在了已日趨脆弱的農民工供應鏈上。

  隨著人口出生的逐漸減少,這根供應鏈條將無可回避地走向細弱。盡管這一拐點會出現在哪一年研究者尚在爭論之中,但一個顯而易見的共識是,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再也不是想象中的源源不斷取之不盡,而是越來越有限供應。

  加速這一趨勢的是,長久以來,這個龐大而卑微的群體共同製造著中國經濟的奇跡,卻無法得到足夠的關懷與安全感。

  當內陸經濟日益蓬勃,尤其是在4萬億刺激計劃之後一派熱火朝天,勞動力需求大為增加,而沿海的工資僅憑一兩百元的微弱優勢難再具有足夠的吸引力時,即使出口已經從萬戶蕭疏轉而複蘇回暖,但那些漂泊異鄉的農民工還是開始了用腳投票,以毫不留戀的姿態離開。

  對工人的爭奪,正發生在工廠與工廠之間,內地與沿海之間。而80後90後新生代農民工們,已經在新的人生觀指引下,呈現出了比父輩們更為多元的選擇。

  本期南方周末為讀者呈上兩篇相關報道。可以看到,內地城市如何開始“圍追堵截”留住農民工。也可以看到,即使在民工荒鬧得人心惶惶的沿海,並不是所有工廠都為此發愁——

  民工荒,是資本與勞動力進行工資博弈的信號,更是企業與企業進行競爭力決戰的號角。

  又聞民工荒,而且似乎一年比一年凶猛——不少媒體根據一些城市勞動部門的數據簡單計算說,珠三角眼下缺工200萬人,比過往的任何一年都更為嚴峻。

  而此時,雖然出口在不斷回暖,但統計數據表明全年中國出口依然是負增長,這說明訂單並未達到金融危機之前的水平。

  出口訂單並不比此前更多,為什麼會出現規模更大的民工荒?它的背後,是中國經濟正在悄然發生的怎樣的深刻變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