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生命無法承受這樣的維權之重

http://www.CRNTT.com   2010-04-02 11:25:09  


河南確山縣農民彭公林因購買假水稻種子損失慘重,長達半年時間里索賠無果的情況下,在該縣種子站大院內自縊身亡。
  中評社北京4月2日訊/3月30日6時30分許,河南確山縣農民彭公林因購買假水稻種子損失慘重,長達半年時間裡索賠無果的情況下,在該縣種子站大院內自縊身亡。遼一網-華商晨報今天登載傅萬夫文章“生命無法承受這樣的維權之重”,內容如下:

  3月30日6時30分許,河南確山縣農民彭公林因購買假水稻種子損失慘重,長達半年時間裡索賠無果的情況下,在該縣種子站大院內自縊身亡。該縣種子站三名曾接待彭公林的執法人員,因涉嫌有失職行為已被相關部門停職。(4月1日 中新)

  在很多人眼中,農民的維權意識不強,是導致農民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障的病根。可彭公林顯然改變了這種認識。據說,在發現所承包的近三百畝稻田大面積減產後,彭公林首先向相關農業部門進行了反映,並且通過正常程序得到了“購買的是假種子”的權威調查結果。

  令人失望的是,在半年多的時間裡,這起典型的坑農害農的假種子案件卻始終沒有得到解決,無奈之下,身心疲憊的彭公林走了極端。據說,彭公林自縊後,當地政府部門貌似突然靈魂附體一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啟動了應急預案,按照相關責任人被停職的速度,彭公林的假種子索賠估計很快就會有結果。可是我們不僅要問:當地政府部門早幹什麼去了?如果確山縣能夠像眼下這樣積極地對待彭公林的維權,何至於付出一條人命的代價?

  “搞大了才能維權”的怪圈像魅影一樣,總會出現在公眾的維權道路上。最著名的一例就是“開胸驗肺”事件:河南新密農民工張海超為了證明自己得的是塵肺病而非醫院斷定的“肺結核”,不顧一些所謂專家的勸告,毅然進行了開胸驗肺。這個大膽的舉動,最終為張海超換來了真相,換來了補償,卻也引起了一個令人憂心的反思,那就是為什麼公民維護一個正常的合法的權益,卻非得付出慘痛的代價?
  究其原因,似乎並不複雜,農民維權成本奇高,對應的卻是政府違規成本過低。面對著彭公林的自縊結果,當地種子站的相關責任人只是被停職接受調查,儘管最終處理結果無法判斷,但至少不會關乎生命卻是一定的了。正是政府公職人員違規的成本過低,使得更多承擔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的政府部門和公職人員無法感受到失職的風險,於是,很多維權行為被當成皮球踢來踢去,最終使得維權者逐漸喪失了對政府公信力的信任和依賴,無奈下,選擇用生命當賭注增加維權成本,搞大事情以獲得社會關注,進而推動維權的成功。

  可是,又有多少生命能夠承受這樣的維權之重?當維權成本逐漸加碼到用生命做賭注,誰還敢去維權呢?去年,某機構曾經做過一個針對公民維權意識所作的調查,結果顯示,在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會選擇何種方式維權”的問題上,近七成受調查者選擇“默默忍受”。在法治社會裡,這個數據像刺刀一樣,狠狠地扎進了公權部門的心窩。奇低的違規成本助長了權力的跋扈,奇高的維權成本擊退了公眾的維權意識,剩下的或許只能是洪亮的口號和無聲的嘆息。

新聞鏈接:是誰逼死了買假水稻種子的河南確山農民彭公林

2010-04-01 18:12:48  來源:荊楚新聞網 

  彭公林只是一位再普通不過的農民,買了假種子,半年索賠無果,這等於說是斷了他的生路,他是真的絕望了,唯有一死,才能解脫。 

  3月30日早上6時30許,確山縣農民彭公林因購買了假水稻種子而損失慘重,在長達半年時間索賠無果的情況下,他在該縣種子站大院內自縊身亡。(中國新聞網 4月1日)

  又是一位農民為捍衛自己的權利而付出生命的悲劇。這位敢於自殺的農民肯定不是一時性起,而是在經過了痛苦的掙扎與仿徨後做出的別無選擇的決定,因為對他來說,沒有比死更能解決問題的了,這需要怎樣的勇氣、決心、憤怒或者說是絕望啊。只有走投無路的人,才會選擇以死明志,以自己所擁有的最後資本對自己所面對的不公做出最後的反擊。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