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反對ECFA 民進黨能給替代案嗎

http://www.CRNTT.com   2010-04-21 07:38:28  


民進黨反ECFA,建議卻又缺乏常識,讓人難以信服。
  中評社台北4月21日訊/“兩岸簽訂經濟協議本來就有利有弊,盱衡全球經貿發展趨勢及兩岸經貿發展現況,ECFA對台灣是利大於弊。如果不簽ECFA,請問民進黨的替代方案在哪?”“國政基金會”“國家”安全組召集人陳錫蕃、助理研究員何志勇今天在《聯合報》“反對ECFA 能給替代案?”文章內容如下: 
 
  兩岸簽訂ECFA是政府重要的施政目標,但民進黨反對ECFA,抨擊其為“喪權辱國的不對稱條約”,指將衝擊台灣傳產業和農業,並導致台灣失業率大增。

  兩岸簽訂經濟協議本來就有利有弊,盱衡全球經貿發展趨勢及兩岸經貿發展現況,ECFA對台灣是利大於弊。如果不簽ECFA,請問民進黨的替代方案在哪?

  說穿了,民進黨根本就是將ECFA視為“國家”認同的議題,不然怎會說簽訂ECFA是“馬統”在“傾中賣台”呢?所以只要民進黨“台獨建國”的邏輯不變,任何為兩岸經貿交流法制化的政策都會被抵制,但台灣社會能承受其代價嗎?

  民進黨辯稱不反對ECFA,但唯有在台灣能同時與其他各國簽訂FTA的情況下。倘若此法可行,請問民進黨過去執政八年,為何沒有跟世界上任何主要國家簽訂FTA?

  民進黨主張,台灣應就個別產業來跟對岸逐次進行單項關稅降低談判,而非在ECFA的框架內來談。但兩岸都是WTO的會員,根據WTO規定,各會員彼此間都負有“最惠國待遇”的義務,試想如果大陸單方面給予台灣農產品出口大陸降稅,造成其他WTO會員也要求大陸比照辦理,難道大陸會同意嗎?

  在WTO架構下,唯有當會員彼此簽署FTA或符合區域自由貿易精神的協定,才得以避開前述問題,就此而言,兩岸簽訂ECFA是有道理的。

  如今“東協加一(加中國大陸)”已經衝擊台灣的出口貿易,從二○○一到○九年大陸出口東協成長四點七倍、新加坡成長一點五倍,台灣只成長一倍的數據即可窺知;一旦未來“東協加三(增日、韓)”正式成型,對台灣的影響勢必更大。請問民進黨何以確保台灣在不簽ECFA的情況下不被邊緣化?

  民進黨有人說,在二、三十年內,“中共政權就會發生正當性危機”,甚至崩潰,所以宜靜觀其變,不應該採取像ECFA這樣全面整合的政策,說白點就是“以拖待變”。不過,請問這二、三十年間台灣要如何自處?

  舉世任何雙邊協議都會有利弊得失,ECFA對台灣亦然。民進黨與其一味因意識形態的立場反對ECFA,不如好好地針對目前台灣所面臨的困境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以彌補ECFA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