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2012年或成“石油末日”的開始

http://www.CRNTT.com   2010-04-26 14:17:55  


  中評社北京4月26日訊/2012年可能不是世界末日,但或將成為“石油末日”的開始。這是近日一份報告透露出來的信息。

  這份報告名為《聯合作戰環境2010》(Joint Operating Environment),是美國聯合部隊司令部(US Joint Forces Command)撰寫的。美國軍方與“石油峰值論”(Peak Oil)的結合,不能不引起人們高度關注。

   報告中有一節論述“石油峰值論”。該報道援引聯合部隊司令部指揮官詹姆斯.馬蒂斯(James Mattis)的話說:“2012年,石油產能過剩局面將結束,石油將供不應求;2015年,石油產量將出現下降,能源缺口將增加,油價將重新站回100美元以上;2030年,石油需求將達每天1.18億桶,而發現新石油資源不容樂觀,供給可能僅為每天1億桶,缺口將達每天1800萬桶。”

  “石油峰值論”源於上世紀50年代。美國著名石油地質學家哈伯特(Hubbert)認為,石油作為不可再生資源,任何地區的石油產量都會達到最高點;達到峰值後該地區的石油產量將不可避免地開始下降。後來,愛爾蘭地質學家坎貝爾(Campbell)於1998年預測,“廉價石油時代將終結”,而當時油價只有每桶10美元上下。然而,後來的油價上漲似乎再次印證了“石油峰值論”的觀點。目前,全球石油消費量約為每天8600萬桶;有人認為,這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了全球石油產量的最大值。

  一直以來,關於“石油峰值論”的爭論就沒有平息過。有人認為,石油資源的不斷發現將填補現有產能的不足;有人認為,石油公司就像房地產開發商“捂盤”一樣,有低估甚至隱瞞石油儲備的行為;還有人認為,是伊拉克戰爭、伊朗局勢或金融投機解釋了本世紀初石油價格的大起大落。

  而這份美國軍方的報告,為“石油峰值論”的爭論增加了一些新因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