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公租房定價偏高誤讀“公益價值”

http://www.CRNTT.com   2010-08-03 10:58:58  


 
評論鏈接:高昂的公租房價後暗藏利益算計(《華西都市報》 2010年8月2日 李曉亮)

  在經適房、廉租房、限價房鬧劇不斷之後,公租房也當仁不讓搶過風頭,成為保障房領域又一尷尬。北京上月底公布了三個公租房項目的成本租金,定價偏高猶如笑話,新華時評發文直言公租房價高得讓人“看不懂、想不通”。(8月1日《京華時報》)

  到底有多離譜呢?從公布信息看,50平米就是1500元每月——還只是“清水房”。這個價位直指同區域市面價,但人家還是有配套家具家電的。從性價比來看,按市場價租房都比租住這個美其名曰“保障房”卻“價位高檔”的公租房划算。

  這就讓人不明白了。公共租賃房,顧名思義就是政府為解決夾心層住房困難而設置的一個公共產品,既然位居政策保障房序列,那麼不論其價位還是相應公共服務,都應該對得起“政府保障”四個字。可僅以此次公租房價就能看出,它和公共保障的初衷是相悖的。更讓人鬧心的是,北京公租房不僅價高而且“排外”:此前還有眾多夾心層對公租房不“限外”懷有希望,可這個肥皂泡還是被北京市住房保障辦無情戳破——“公租房暫不向非京籍申請人開放”。

  不知當初本地人看到這個“限外”聲明後,有沒有暗鬆一口氣。保障性住房向來“僧多粥少”,“限外令”至少可以稍稍緩解一下一房難求的局面。但好夢到此為止,隨後而來的高昂租價,恐怕要讓即便有申請資格的本地人也倒吸一口涼氣。高昂租價里哪還有半點民生關懷和公共保障的影子,簡直是赤裸裸的“與民爭利”嘛。

  為何本應“一心為公”的保障性住房領域,老是藏著此類蠅營狗苟的利益算計呢?政策性保障性住房的制度本身無疑是好的,但各地的現實以及住房保障制度的歷史也告訴我們,無論多麼好的初衷,如果缺乏相應的制度保障和監管體系,都可能出現與良好願望背道相馳的情形。經適房領域層出不窮的醜聞,就是最好的證明。

  “特供房”、“N連號”,醜劇不斷。權勢階層侵占了本應屬於底層民眾的社會資源,民意在強烈憤慨之餘,能力有限。唯有呼籲公平正義的陽光普照,讓種種不公不義之舉,無所遁形,讓所有人都能享受到起碼的公平和尊敬,讓尊嚴而有幸福的生活不只是個傳說。但這一切的前提,都有賴於政府公權運作的公正透明。政府至少有誠意有動力保障民生權利不遭受不公待遇;最不濟,政府部門也不能在這些保障民生的公共政策中,夾雜私心和謀求私利。

  可,僅保障房領域的那些挑戰想象力的事兒就一再表明,民意或許過於善良,理想情境也需要有力的現實監督來保證。此前廣州還曾將口香糖與居住權進行神秘關聯,列出“吐7次口香糖=收回保障房”的魔幻等式。這其實是“很無奈”也很無賴的卸責“障眼法”。“中央請客,地方買單”,各地都缺少推進保障房建設的積極性,夾在中間的住房保障辦自然難辦。不管是口香糖扣分辦法還是北京這樣先“限外”再“提價”的公租房措施,都是想最大限度減少申請人數變相擴大房源的辦法。這種小九九暗含著如出一轍的利益算計。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