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 |
佛舍利:千年入世與出世 | |
http://www.CRNTT.com 2010-08-13 13:44:25 |
南京大報恩寺考古發掘的基本經過 一期發掘工作自2007年2月26日開始,至2007年6月30日結束。第一階段的發掘區位於原寶塔頂10號大院內,這裡一直被推測為琉璃塔塔基的所在地。共布10米×10米探方10個,後經局部擴方,發掘面積達1100平方米。共發掘出西漢至南唐時期墓葬30座,六朝至明代建築基址3處,宋代路面1道,明代柱坑17個,水井2口,出土漢、六朝、唐、五代、宋、元、明等各個時期的遺物600餘件。 第二期考古發掘工作從2007年9月持續至2008年8月底結束。該階段取得的主要收獲是:發掘確認了大報恩寺大殿遺跡,發現並發掘了北宋長幹寺真身塔塔基與地宮。 大殿位於北區正中心的位置。底部設置大型夯土台基,殘存的高度約為5.2米。塔基位於大殿之後。塔基開口於現代表土層下,平面呈正八邊形,最大對徑約為25米。塔基中心為圓形的地宮開口,直徑2.2米。 地宮表面及上部被多個現代溝、灰坑和防空洞打破,最深處將地宮上部破壞約1.6米,但未發現晚期遺跡直通至底的現象。故而地宮未遭盜掘,保存較好。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第三階段考古發掘沿著大報恩寺遺址北區的中軸綫,現在進行中。 摘自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部《南京大報恩寺考古發掘報告》 南京大報恩寺地宮的發掘 此次發現的地宮為圓形竪井式,從原始山體中垂直下挖而成。地宮之內,從上至下以一層石塊,一層夯土的方式有規律的填充、夯築,共39層。在第26層之下距離地表開口4.2米深度處,發現一塊邊長約0.9米、厚約0.25米的方形覆石,位於地宮中心。 覆石提取後,其下露出了方柱狀的石函。其中北壁石板鐫刻長篇銘文,題為“金陵長幹寺真身塔藏舍利石函記”。題銘介紹了大中祥符四年,金陵長幹寺住持演化大師可政和守滑州助教王文等人,得到宋真宗的允許,修建九層寶塔之事,塔高“二百尺”,而塔內地宮中藏有“感應舍利十顆,並佛頂真骨,洎諸聖舍利,內用金棺,周以銀,並七寶造成阿育王塔,以鐵函安置”。 根據這篇題銘,可以確認這座地宮建於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即公元1011年,地宮中瘞埋了自東晉長幹寺流傳而來的10顆佛祖真身舍利,另外有佛頂真骨和其他諸聖舍利,以金棺、銀和七寶阿育王塔和鐵函珍藏。 與碑文的記載完全一致,在石函內發現有一座鐵函,高1.3米、寬0.5米。這是國內目前發現的最大的宋代鐵函。地宮從現存地表開口至埋藏坑底部共深達6.74米。這是迄今為止國內發現的最深的佛塔地宮。 從現有的情況分析,明代大報恩寺琉璃塔很可能沿用了長幹寺真身塔原有的塔基與地宮,而未另選新址。 摘自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部《南京大報恩寺考古發掘報告》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