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楊天石:蔣介石其人

http://www.CRNTT.com   2010-09-22 10:47:28  


蔣介石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照
 
正確評價蔣介石關系到中國近代史的書寫

  前一段時期一些網站出現了攻擊我的許多貼子,不瞞大家講,這些貼子大部分並不講道理,而是罵,罵我是“混帳、混蛋、卑鄙、可恥、人渣、叫獸”。對蔣介石的評價到現在為止還是兩極分化。過去國民黨吹捧蔣介石是“民族救星”、“世界救星”、“千古完人”(當然這是一種極端的吹捧);另外一種評價是“頭號戰犯”、“民族敗類”、“千古罪人”、“人民公敵”。“人民公敵”是源於陳伯達寫的一本書《人民公敵蔣介石》。台灣方面本來意見一致,但自從民進黨上台以後,台灣方面也出現了對蔣介石另一種完全相反的評價,民進黨認為蔣介石“元凶首惡”。對這麼一個人物應該怎樣正確評價?這不是一個小事,是一個大事。這是關涉到中國近現代史應該怎麼寫的問題,如果不給蔣介石一個實事求是、科學的評價,那麼中國近代史、現代史、國共關系史、抗日戰爭史、台灣史都沒法寫,甚至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也沒有辦法寫。

  比如說講到抗日戰爭,過去我們對蔣介石的評價通常是八個字:“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假定我們今天還用這個調子來寫抗爭史,那這部抗戰史顯然是不真實的。大家可以到盧溝橋抗戰紀念館去看,展牌上的“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換成了“正面戰場,積極抗戰”,完全顛倒過來了。

  所以能不能正確評價蔣介石,能不能給他一個科學的定位,牽涉到能不能給我們的民族、子孫後代留下一部真實的、科學的中國近代史來。

  更重要的是這個問題關涉到海峽兩岸和平關系的建立和發展。2005年大陸舉辦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活動,中共方面做了一個很勇敢、人性化的舉動:邀請台灣和海外的抗日有功人士、將領或者其後人到大陸來參加紀念活動。受邀人之一是張靈甫的夫人,張靈甫是在解放戰爭之孟良崮戰役中被解放軍打死。為什麼要把他的夫人請來呢?熟悉歷史的網友可能了解,張靈甫在抗日戰爭中是一位英雄。

  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作了評價抗戰的報告,其中有一段話:“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部隊分別承擔了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的作戰任務,共同構成了對日鬥爭的戰略態勢。”胡錦濤同志這一段話有什麼特別值得注意的地方?第一,胡錦濤同志講了兩個黨,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把中國國民黨放在前面,這個次序不一樣;第二,承認這兩個黨領導的抗日部隊分工合作,一個是正面戰場,一個是敵後戰場,共同構成了對日鬥爭的戰略態勢,既肯定了國民黨,也肯定了共產黨。胡錦濤同志這個評價在中共領導人裡面是第一個,代表了中共新一代領導人對抗戰史的新評價。我看了這個報道以後很高興。

  一個月之後,我去參加台灣方面舉行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和台灣光複60年學術討論會。會議中午,馬英九到會議場看望學者,馬英九走到主席到發表了一個15分鐘的即席講話,馬英九講,“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現在連北京的胡錦濤總書記也肯定國民黨領導抗戰的功績了。”馬英九批判民進黨,因為民進黨宣傳“台灣地位未定”。馬英九說,“不對,台灣地位不是未定,而是已定,早在開羅會議上,國際上就肯定了台灣是中國的領土,應該歸還中國。”

  從我剛才講的這兩個事例裡,應該得到什麼樣的啓示呢?如果我們對中國近現代史的評價是科學的、正確的,那麼台灣人民、包括領導就會很高興。如果我們的評價有偏差,不正確,或者不完全正確,那麼台灣地區的領導人就不高興。我們常講,要爭取台灣的民心。爭取台灣民心,爭取兩岸和平關系的建立,爭取海峽兩岸和解和諧,不僅僅是靠做生意。做生意確確實實讓人感到大陸對台灣的友好,但還要讓台灣人心裡面感動。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正確地評價蔣介石,評價國民黨的歷史功過,對爭取台灣的民心,包括世界華人的向心力、凝聚力都有很重要的意義。所以胡錦濤同志一再講,要結束兩岸的敵對狀態;溫總理也多次講要捐棄前嫌。前一段時間,溫總理引了一段古語:“兄弟雖有小忿,不廢懿親。”我們和台灣之間雖然有矛盾,過去有冤仇在裡面,但還是一家人,是好親戚。這也讓我想起多年以前廖承志在給蔣經國寫信時曾經引用過魯迅的一句詩:“歷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今天用來評價蔣介石,評價國民黨,對兩岸和平關系,國家統一大業,促進中華民族和解都具有重要意義。但很遺憾,現在還有少數朋友的腦袋還停留在當年國民黨和共產黨內戰時期,始終把蔣介石看成敵人,把國民黨看成敵人。這樣的一種心理狀態當然不可能真正認識和評價蔣介石。這是我講的第一個問題:正確評價蔣介石的重要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