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愛上“中式教育”的美國媽媽

http://www.CRNTT.com   2011-01-17 11:26:18  


 
  “父母批評我時尖酸刻薄,如今我進入了一所常春藤大學”

  我正是在蔡美兒所形容的那種環境下長大的,在美國進入高中時,我驚訝地發現其他同學從來未被父母打過。我認為(教育孩子的)奧妙在於,即使在懲罰孩子時,也要讓他們知道你是愛他們的。...整個高中階段,我的父母既扮演了最尖酸刻薄的批評者、也扮演了最忠實的支持者的角色。如今,我成功進入了一所常春藤聯盟大學,也希望他們會為我感到驕傲。(網友Cho Kendra Hwang)

  □ 【反方】過分管制的教育方式不值得推廣

  “這位‘虎媽媽’是在以責任和傳統之名系統地摧毀孩子”

  蔡美兒憑什麼將她的孩子定義為成功的?就憑她為孩子制定的標準嗎?西方精英應該集體反駁這名‘虎媽媽’...否則蔡女士只能繼續驕傲地、系統地摧毀她孩子的個人身份——以責任和傳統之名。(網友Kyle Steele)

  “孩子根本沒有義務為父母的面子負責”

  在蔡女士的世界里,最重要的價值恐怕是‘孩子一生都服從於父母乃至他們的祖先’。但是孩子們根本沒有任何義務去為他們的長輩‘長臉’,即使在他們死後。(網友Gary Sweeten)

  “請問,‘虎媽媽’培養出來的孩子有朋友嗎?”

  除了體育和戲劇外,蔡美兒不允許孩子達不到每科拿第一名。讀到這里,我不禁想,此人是完全放棄了對孩子的德育了。這就好比讓孩子把誰都當成自己的敵人...請問她的孩子有任何朋友嗎?(網友Charmaine Anne Sharkbait)

  “我的中國男友38歲了,看上去仍是個不會跟人打交道的孩子”

  跟一個中國男人交往過以後,我真是萬幸自己是在西方教育下長大的。他都38歲了,父母依然事事為他出主意。在中學和大學,他都是各種第一名。但工作之後,由於不會交際,同事都不願意搭理他。事實上,很多成功的人都有很強的社交能力,如果你不曾跟人約會、不參加生日派對,你永遠都只會是個孩子。(網友jennifer miller)

  “不是所有事都有固定的成功模式,教育孩子就沒有”

  我是一名自3歲起開始在美國生活的中國人,我的父母才不像蔡女士那樣。...“過度教育”最大的問題在於,她認為所有結果都是能通過一個特定的程序來實現的。完成甲、乙、丙三件事,你的孩子就會變得很成功、很自信而且很開心,就跟2乘以2得4一樣。可是,生活不是數學題,你也無法控制所有事情。(網友Bo Han)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