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獨的“和而求同”──百姓在哪里?

http://www.CRNTT.com   2011-03-02 14:13:30  


民進黨智庫新近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兩點面對兩岸關系的大方向,國民黨政府回應認為太空洞,其他各方則指為暗藏台獨。
  中評社北京3月2日訊/“民進黨思考兩岸關係若不考慮兩岸百姓實際的狀況,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石之瑜的文章《台獨的“和而求同”──百姓在哪里?》,評論如下:

  要是民進黨肯說,兩岸民間早就在統一了,和而不同地活生生在每個人的身邊,如果現在哪個政黨突然談政治統一,就只能是政治人物想要擴權的私心自用,破壞兩岸間和而不同的統一過程。

  再進一步,當民進黨把兩岸問題說成是國際強權政治的結果,且無關中國內戰之際,如果能看到兩岸百姓與世界各地華人之間的大串連,又紛紛在世界各種文明中落地生根,大可改說,兩岸百姓早已擺脫內戰包袱,並正突圍強權封鎖,我們現在何必用政治重組去干擾他們,自取其辱?

“和而不同”為何難有回響?

  民進黨智庫新近為其主席蔡英文設想,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兩點面對兩岸關係的大方向,國民黨政府回應認為太空洞,其他各方則指為暗藏台獨。

  如果從實際政策的設計或推動看,確實空洞,但若從政策原則來看,朝野的思維不但都不空洞,而且皆很實體,甚至他們在思想上幾乎是一樣的。

  簡言之,對朝野雙方而言,台灣與大陸(或民進黨的中國)都是實體。然而,我們作為百姓人民,卻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只能屬於這個或那個實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