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外地人為什麼“難管”?

http://www.CRNTT.com   2011-07-11 10:28:25  


 
  在討薪——這個外來打工者心目中最重要的事情上,有一半的人認為,老鄉會里有能人能夠幫忙討薪。“找同鄉會比找工會管用多了,我們現在碰到這樣的事,不再像以前那樣悶聲不說了,我們要找同鄉會,得到我們應該得到的東西。”隨著時代前進,打工者自發組織的同鄉會的能量也在壯大,在老板拖欠薪水時,往往會出現同鄉會號召明天不上班的老鄉集體到廠里去找老板,第二天中午老板就乖乖把拖欠的工資補上的情況。

  >>>然而制度把同鄉會倒逼向“黑社會”與群體性事件

  然而,在中國這樣一個強調“父愛主義”的國家,黨和政府相信自己能夠解決好農民工組織權的問題,例如,把外來農民工納入工會組織里去,所以不會承認“同鄉會”這種自發性組織能發揮作用。

  於是,這種農民的自發組織得不到良好發育——基本上沒有具體的規章和綱領,有很強的封閉性和排他性,所採用的維權手段往往單一,主要訴諸於人數以引起群體性事件,甚至採取暴力討薪。

  有些“同鄉會”就發展為專門的討薪工具,潮州事件中的“四川同鄉會”就是這麼一個極端化組織,他們的生存之道就是“替老鄉出頭討要工資與傷害賠償款,按討要金額的50%收費”。這種行徑,已經有了“黑社會化”的趨勢。

  ■ “管”不是解決外地人本地人矛盾的根本辦法

  >>>僅僅靠“管”是不夠的

  在反思增城、潮州兩起事件時,不少官員、學者提出應對外來務工人員群體性事件,需要提高社會管理水平,這自然是不錯的。尤其社會管理需要講科學,講創新,這是加強社會管理的應有之義。例如,政府部門長期以來輕視外來務工人員的就業服務與社會保障,不講究文明執法等等,應及早作出改變。而鼓勵企業家善待員工,汶川地震時廣東做出有力度的對口援助,也是盡量化解“土客矛盾”的有效辦法。

  但僅僅靠提高管理水平是完全不夠的。據某些媒體觀察,很多摩擦、衝突,往往是“無直接利益”,參與衝突者,跟受害當事人毫無關係。有些人甚至明確表示,出來鬧事就是想洩憤,至於以什麼為借口已經無所謂了。顯然,引起衝突的,是更深層次、更基本的矛盾。

  >>>根本的方法在於讓體制變得開放

  外地人與本地人的矛盾,根子在於政治、經濟上的差別待遇,如果這種差別一時半會無法消除,應該採取怎樣的措施呢?

  答案是開放,正如有官員提出的,在新塘事件發生之前,如果讓外來務工人員參與進“治安隊”的工作,而不是讓數十個本地“治安隊員”在數萬個外來務工人員面前作威作福,那麼就不會那麼容易出現群體性事件。矛盾衝突的激化正是因為雙方過於隔膜。

  而如果進一步,例如讓“同鄉會”這種組織發育為能夠正當表達其訴求、在外地人與本地人之間溝通的角色,無疑也有助於這些邊緣人群融入城市正常社會。最起碼能夠讓外地人與本地人維持公民權利意義上的平等,讓外地人在勞務市場上有更為平等的機會,這些都將成為化解矛盾的有效緩衝機制。在美國紐約,這麼一個外來人口占總人口70%,非法入境人口數量就與主體人口數量相當,五方雜處的城市,秩序卻能夠有條不紊,依靠的就是開放制度的力量。


  □ 結 語

  三十年快速城市化,三十年GDP快速發展,不斷做大的蛋糕一定程度上掩蓋了汹湧進城的外來務工者與城鎮本地人口的矛盾,但若蛋糕不能合理分配,問題將始終存在。

  (來源:騰訊評論《今日話題》2011年7月11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