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辜鴻銘的大師“瘋”範

http://www.CRNTT.com   2011-07-30 11:07:28  


 
延伸閱讀:

辜鴻銘:天下第一罵 乖僻文人的獨立精神

  他擅長罵人,他愛罵人,有人說他保守反動,但是他罵的許多人,要麼懶、要麼笨,要麼人品不端。敢這樣罵人的人,今天已經沒有了。

  “洋鬼子”對辜鴻銘又敬又怕。他毫無顧及地稱呼他們“洋鬼子”、“夷狄”。沒有一個人敢於嘲笑這個幹瘦、戴瓜皮帽、穿長袍、拖著小辮子的老頭。如果你說中國不文明、不開化,那就糟糕了。他會拿出貴國文化中最陰暗最不光彩的一面,用熟練的貴國語言來消遣你。

  對於本國的一些人來說,辜鴻銘則是一個笑話。辜鴻銘在北大任教期間,有人看他孤僻古怪、行事出人意表,稱為“ 辜瘋子”,他也不介意,借這個稱號遮著臉,繼續進行著他的罵人事業。

  辜鴻銘反對男女平等,號稱效忠前清,卻又罵過慈禧太後、袁世凱、徐世昌這樣的權勢者。只有一個人他一直保持著尊重——北大校長蔡元培。並非是因為蔡元培給他飯碗——他的另一位上級張之洞也被他毫不客氣地諷刺批評過。

  這樣一個神奇的罵人者,構成了北大精神中的一個截面——獨立、批判,辜鴻銘的罵聲,也成就了蔡元培兼容並包的名聲。

  同事對辜鴻銘評價不一,李大釗曾經說:“愚以為中國二千五百餘年文化所鐘出一辜鴻銘先生,已足以揚眉吐氣於二十世紀之世界。”同樣善於罵人的陳獨秀則斥之為“頑固”、“老古董”。

  可以確定的是:辜鴻銘不僅僅是一位出色的學者和翻譯家。他愛國、精神上是完全獨立的知識分子,這是今天最缺少的。

善罵者是如何煉成的

  辜鴻銘的父親是馬來西亞華僑,據說先祖在福建誤殺了人下南洋避禍,母親是葡萄牙人。辜鴻銘生於1857年,原名湯生,從小聰明異常,和父親一起經營橡膠園的英國人布朗非常喜歡他,認為義子,帶著10歲的他去英國求學。

  當時的辜湯生很瘦矮,還拖著一條辮子,很受“夷狄”同學的欺負,西洋人管那條辮子叫“豬尾巴”,同學甚至把他推進女廁侮辱他拖辮子。他發奮讀書,十幾歲就能背下多半本德文《浮士德》。

  伏爾泰、萊布尼茨等西方思想家在啟蒙時代曾經多次提到中國文明的好處,其實大家誰也沒去過中國,認為中國比歐洲完美,一是鼓勵西方人自強,二是文人對東方的意淫。但是辜湯生能看到這些著作心中十分驚喜。

  天才的辜湯生23歲那年已經獲得了愛丁堡大學的碩士和一個德國博士學位,在意大利、奧地利和德國游學進修。學識已經十分淵博,同時和“夷狄”鬥嘴還練就了出色的辯論功夫。

  據說他在英國街頭故意倒拿報紙,有英國人看見,大笑著說:“看這個中國人多笨,報紙都拿倒了。”辜湯生就回嘴說:“你們英文太簡單,正著讀顯不出本事。”然後熟練地倒讀報紙,一口地道的倫敦腔,把英國人都驚呆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