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陳獨秀家族:一言難盡的悲愴

http://www.CRNTT.com   2011-11-03 13:38:50  


 
  入獄,與中共的摩擦

  1932年秋,托派中委濮清泉的妻子在路上巧遇已投靠國民黨做了特務的留蘇同學費俠。隨後,被跟蹤盯梢。10月15日,正在開會的4個托派常委和秘書被捕。當晚,由於秘書謝少珊的招供,因胃潰瘍在家休養的陳獨秀也被捕。隨即,租界巡捕房將陳等11人引渡到國民黨上海市公安局。

  10月19日夜,陳獨秀等被押送到南京。在火車上,他“酣睡達旦,若平居無不自然,其臨之從容不迫而怡然處之”,一時傳為佳話。軍政部長何應欽親自傳訊這位“共匪”開山鼻祖,末了還向陳求字,陳獨秀揮毫寫下“三軍可以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押送他的軍人也紛紛向他索字。

  當蔣介石派人查明陳獨秀已與中央蘇區和中央紅軍無聯繫,加上蔡元培、胡適以及愛因斯坦等自由派知識分子的呼籲營救,1933年4月中旬,陳獨秀案移交江蘇省高等法院公開審理。“亂黨”時期的朋友章士釗擔任他的辯護律師。

  章士釗一心為陳獨秀洗掉“叛國”、“危害民國”的罪名,在法庭上作了53分鐘的辯論,歷數陳獨秀曾與國民黨的合作,稱陳獨秀與中共決裂後組織托派,“有功於國民黨”。

  陳獨秀拍案而起,聲明“章律師之辯護,全系個人之意見,至本人之政治主張,應以本人之文件為根據”。接著慷慨陳詞,發表了自撰的“辯訴狀”,一一駁斥起訴書中指控的罪名,稱:“我是叛國民黨,不是叛國!”一審判決後,他多次上訴南京政府最高法院。6月30日,最高院終審認定陳獨秀“以文字為叛國之宣傳”,判有期徒刑8年。

  在南京老虎橋45號,國民黨給予這位共黨“匪首”種種優待,給他安排單間牢房,允許讀書寫作,甚至可以每日自由接見親友。期間,他的第三位長期伴侶潘蘭珍每日到獄中照顧他的生活。

  比陳獨秀小三十多歲的潘蘭珍是上海青年女工,之前並不知道陳獨秀為何人。待到從報紙上看到陳被捕入獄的消息後,才對“自家老頭子”的身份恍然大悟。

  每日慕名來監獄探訪的富豪名流絡繹不絕,或求字、或閑談,攪得陳獨秀不勝其煩,最後對典獄長說,以後“不認識的就不要放進來了”。

  五四時期,陳獨秀曾提出監獄和研究室是人類文明的兩大“發源地”。如今,他開始實踐這一理論,在監獄里鑽研起學問來。在一封給朋友的信中,他列出自己兩年內雄心勃勃的寫作計劃:《古代的中國》、《現代中國》、《道家概論》、《孔子與儒家》、《耶穌和基督教》、《我的回憶錄》。

  1933年,三子陳鬆年利用暑假到南京看望父親。自大革命後,父親音信全無。他是從柏文蔚那里得知陳獨秀被公審的消息。此時,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都已離開人世,母親和姨媽也不在,當他看到父親後,一時間痛哭起來,陳獨秀罵他沒出息。

  高君曼所生女兒子美和弟弟鶴年也曾到老虎橋來探監。子美勸父親早日和潘蘭珍結婚,以防人說閑話。而20歲的鶴年天真地提出要幫父親越獄逃跑,陳獨秀又罵他“胡鬧”。

  1936年,西安事變,蔣介石被扣。消息傳來,陳獨秀托人打了酒,買了菜,對同獄的人說,今天要為國仇家恨痛飲一杯,第一杯祭大革命以來的烈士,第二杯祭兩個犧牲的兒子,然後大哭起來。

  一同入獄的濮清泉說:“人們見過他大笑,也見過他大怒,但從未見過他如此傷心地痛哭失聲。”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國共合作”進入實施階段。中共代表周恩來赴廬山會談,提出包括“釋放一切政治犯”在內的諸多要求。8月,日軍開始轟炸南京。金陵女子大學陳鐘凡和胡適及張伯苓商議,一起聯名保釋陳獨秀。胡適寫信托汪精衛幫忙,求他與蔣介石商量開釋陳獨秀。最終,蔣介石表示同意。

  8月23日,入獄4年的陳獨秀被提前釋放。潘蘭珍和兒子陳鬆年接他出獄。當他從報紙上讀到司法院長呈文國民政府主席林森說他“深自悔悟”時,怒不可遏,致函《申報》編輯部:說自己無罪,何來悔悟,是政府羅織冤獄,將來還要和政府打官司,希望社會人士、尤其是新聞界“勿加以難堪之誣蔑也”。 

  胡適想安排他出國,避開政治是非,幫他聯繫了一家美國圖書公司,讓他去美國寫自傳。陳獨秀聲稱“生活很簡單,也厭煩見生人”,謝絕了老友的安排。

  國民黨各派也有意拉攏他。先是周佛海、陳公博拉他進“低調俱樂部”。接著,蔣介石又想讓陳獨秀出面組織一個“新共黨”,在這前後,又邀請他進國民政府當官,當勞動部長,都遭到陳獨秀的拒絕。

  “蔣介石殺了我許多同志,還殺了我兩個兒子。我和他不共戴天,現在大敵當前,國共兩次合作,既然國家需要他合作抗日,我不反對他就是了。”

  他也厭倦了“托派”糾纏不清的內鬥,拒絕托派組織接他回上海。

  1937年8月,長期追隨陳獨秀的羅漢以個人身份,到八路軍駐南京辦事處見了葉劍英。葉劍英叫他根據所知的情況,開一個保釋政治犯名單。陳獨秀要求羅漢再跟葉劍英談談。

  羅漢從葉劍英、李克農手里領了路費和介紹信,於8月底啟程,9月2日抵達西安八路軍辦事處,見到了黨代表林伯渠。

  考慮到陳獨秀在黨內的特殊地位,林伯渠當即給延安拍電報請示中央。毛澤東和張聞天商量後,給林伯渠發了一個電報,提出陳獨秀回黨工作的三個條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