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易中天:中國教育“最不拿人當人”

http://www.CRNTT.com   2012-03-16 13:57:05  


 
易中天:讓人成為“真正的人”

  著名學者易中天親自為本書作序,讓鐘道然十分驚喜,“受寵若驚之餘,更多感到易老師對中國教育、對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憂慮和期待。”在序言開篇,易中天即表明立場:“中國教育有問題嗎?有,而且很嚴重。”中國教育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卻忽略了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結果是,文科生變成字紙簍,理科生變成機器人。誰都不會獨立思考,每個人都喪失了自我”;“中國教育至少在口頭上是講‘全面發展’的,但從來不講‘自由發展’。然而沒有自由,又哪兒來的全面?”易中天認為這都不能原諒,要原諒的前提也是必須改正,要回到根本,即“人的全面自由發展”,讓每個人成為“真正的人”。

  武漢大學前校長、著名教育家劉道玉也對鐘道然十分讚賞,他在信中稱:“(鐘道然)作為在讀的大學生,能夠有如此深刻的見解,實屬難得。我衷心地祝賀他成為傑出的人才。一個人能否成才,不決定於名校和名師,而是決定於自己,每個學生都要掌握自學的方法,把握住自己的命運。”

  理想教育:做最好的自己

  書中專辟一章談理想教育。從古希臘的蘇格拉底,到西方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杜威,再到現代西方的學生課表、必讀書目、“混亂”的課堂……勾勒出了西方教育的大致輪廓。英美的中學(有的地區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都會開設少則幾十門,多則三四百門的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能力和興趣選擇自己的課;英美學生上課可以歪七扭八地待著,還可以坐桌上或者趴地上看書,至於吃東西或者在教室裡遛彎兒更是正常,甚至有的學校讓學生躺在浴缸裡上課;美國大學大部分不要求一來就選專業,即使定了,也可以在一兩年甚至三年後轉;美國高中很重視課外活動,拍的電影組的樂隊,在申請大學時比做數學卷子都管用……這些在中國都是無法想象的。這些教育水平先進的國家,都是用“無差別優劣”的理念來評價學生,不給學生分級,體現的是民主平等的人權理念,讓學生跟隨興趣,做最好的自己。

  相比,中國教育卻有著層層束縛,背書、做題、考試……壓抑著學生的天性,以至於“讓中國培養不出一流人才”。鐘道然痛恨中國教育奪走自己生命中最寶貴的十幾年,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寫這本書,來控訴中國教育,呼籲改變。鐘道然把中國的教育比作獨木橋。他認為大學種類單一錄取方式單一,高考中的分數是大學錄取的唯一標杆,學生沒有選擇的權力是症結所在。他希望中國教育能真正把人當人,尊重學生權力,增加大學的種類,使大學和學生都有充足的空間進行雙向選擇。“一旦如此,整個教育就會像打了雞血,立刻起死回生返老孩童,光彩照人活力四射。”(2012-02-20 16:22 來源:鳳凰網讀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