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福島核事故後日本社會的改變

http://www.CRNTT.com   2012-08-05 08:59:50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大地震之後,地震、海嘯引發了嚴重的核洩漏。
  中評社北京8月5日訊/2011年3月11日的奪命地震和海嘯及其所引發的核洩漏,似乎讓日本社會從墨守成規及對社會課題不聞不問中驚醒過來。突然間,日本人發覺“Okami”並不如他們想象那麼可靠和有效,他們被告知核能是安全的,也只是個神話……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登載陳有容的文章“福島核事故後日本社會的改變”:

  在日本,每年的男孩節是讓自豪的父親放鯉魚旗(風箏)的日子。逆流而上的風箏象徵勇氣、堅持不懈、健康及成功。諷刺的是,熟悉日本的人都知道,在日本社會裡,要像鯉魚一樣逆流而上有多困難。在日本這個循規蹈矩的社會,出人頭地的機會要看你有多了解“大環境”,並作出適當的調整順流而上。若大家都說烏鴉是白的,千萬不要堅持它是黑的。多年來,有許多持有不同看法或只是“不一樣”的學生(高大、矮小、瘦弱、聰明等),一直被其他同學百般欺淩,有些最終甚至自殺一死了之。

  自1970年代反越戰和社會不公正的學生街頭暴力示威運動,以年輕一代的失敗告終後,日本社會基本上回覆到循規蹈矩的模式。對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賺錢過舒適的生活和建立快樂的家庭,其他的就讓“Okami”(大致上是指政府和官僚)來處理。這種信任“Okami”的大環境,可解釋為什麼經過了多次的選舉,日本有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卻一直是由保守的自由民主黨執政。即使是自民黨於2009年遭遇歷史性慘敗,取而代之的也是保守的日本民主黨。在這個過程中,因為選民對持反對意見者敬而遠之,聲音最大的左翼反對黨(社會黨和共產黨)已日益萎縮。

  這種無所不在的保守、因循守舊態度,一直是抗議行動很難在日本普遍起來的原因。少數對政治和社會課題展開示威的日本人,不是被媒體有意的視而不見,便是被社會鄙視為“在生活上失敗的公民”。

  這種情況自2011年3月11日的奪命地震和海嘯,及其所引發的核洩漏後便有了改變。這些災難似乎讓日本社會從墨守成規,和對社會課題不聞不問中驚醒過來。突然間,日本人發覺“Okami”並不如他們想象中可靠和有效,他們被告知的核能是安全的,也只是個神話。更重要的,是在廣島事件後約70年,他們突然認識到核能造成世界末日的危險一直近在咫尺,威脅著他們和子女的生命。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