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地方半年度經濟數據反映了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2-08-04 08:52:36  


  中評社北京8月4日訊/截至7月31日,國內除黑龍江和西藏外,29個省區市上半年的經濟數據全部公布。財經網刊登安邦咨詢高級研究員賀軍文章分析,結合上半年全國經濟數據來比較各個地方的經濟數據,我們還是能夠發現不少的問題:

  首先,宏觀調控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從數據看,地方經濟增速普遍較去年同期出現了下滑。2011年31個省區市上半年經濟數據中,僅有浙江、上海、北京三個省市的GDP增速低於10%,全國沒有GDP增速低於8%的省份。但在今年29個省區市中,上半年GDP增速低於10%的達到9個,占三分之一;其中4個省市的經濟增速低於8%。去年天津、重慶、西藏等5個省區市的經濟增速高於15%,今年領跑全國的天津,其經濟增速也僅為14.1%。如何看待全國和地方經濟增速放緩?總體上看,反映出宏觀調控取得了有效的成績,這種有效性一是表現在經濟增長回落了將近2個百分點;二是當前的經濟增長依然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

  其次,西部地區GDP增速以及投資增速明顯高出東部地區。從29個省份的數據來看,在GDP增速超過12%的10個省份中,僅天津為東部地區,增速達到14.1%,居全國之省;其餘省份均為中西部,其中重慶、貴州的增速為14%,分列29個省份的二、三位。進入GDP增速前10名的還包括青海、甘肅、內蒙古等地區。而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增速普遍較低。這種“西高東低”現象的背後,一是反映出中西部地區“補償性發展”的衝動,二是反映出東西部地區經濟結構調整的壓力不同。

  第三,地方經濟對房地產依賴越大,當前面臨的調整壓力就越大。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全國上半年GDP增速為7.8%,在29個省份中,只有廣東、浙江、上海、北京四個省市的GDP增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其中上海、北京以7.2%墊底。在安邦首席研究員陳功看來,廣東、浙江、上海和北京的經濟增速下滑明顯,與這些地區自身經濟結構的問題有很大關係。這些地區的城市發展過於依賴房地產,地方經濟變成了房地產經濟,遭受房地產限購的衝擊和影響比較大。不僅經濟增速下滑明顯,而且地方財政受到的影響也較大。

  第四,從整體上看,經濟增長的數據還是有水分的。比如,已經公布的29個省(市區)上半年GDP總額已超出了全國統計數據超過2萬億。雖然地方經濟數據高於全國水平這已經是慣例,但今年上半年如此大的差距,說明經濟增長數據中的水分不小。還有質疑認為,今年上半年的GDP增速為7.8%,但發電量增長卻只有3.7%,如果中國經濟的結構沒有明顯調整,何以能耗效率出現了突變?另外,從收入增幅數據來看,有15個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超過了全國增幅13.3%的水平。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很多農業大省因為夏糧豐收,所以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幅度明顯。畢竟是半年度的數據,這種統計的參考意義需要加以分析,客觀看待。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