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王明進:公眾的政治信任是怎樣瓦解的

http://www.CRNTT.com   2013-07-25 09:14:20  


 
  第三,通過制度建設構建現代政治信任。蘇聯自始至終都是一個人治社會,人治社會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不尊重制度。與傳統社會政治信任建立在領導人的人格魅力和意識形態熱情上不同,現代政治信任要依靠制度來規範和約束政府的行為,使政府的運行具有確定性和可信性,從而給社會一個穩定的預期。制度是政治信任的基礎,政治信任關係的建構只能靠制度。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制度信任建設方面已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政治信任的對象已經由過去的對政治領袖的信任轉變為對政治制度、政治價值、公共政策、公共組織等不同層面的信任。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使政治權力的公共性更加明確地顯露出來,其運行的確定性、可控性、責任性、可信性日益增強,市場經濟培育了民眾制度信任的品格,他們不再相信權力,開始用批判的眼光來看待公共權力,懂得了依法維權。⑦不過,當前我國建立制度信任的過渡性特征十分明顯,說明制度建設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第四,構建合法表達不信任的渠道與機制。蘇共長期依靠強制力量封閉了人民合法表達不信任的渠道,克格勃是維持蘇聯社會秩序和公共安全的“黨的劍和盾”,是“勃列日涅夫穩定”的威懾機制,維持著蘇聯有秩序而無信任的社會。⑧其實,現代社會政治信任的建立需要“不信任”得到有效表達。“一種政治制度,如果不信任在其中容易被表達和聽到,而且其假定的理由容易被公平地評價為有效或者被駁倒,那麼由於這種透明性給公民們提供的保證,它值得信任。”⑨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堅持中國根本政治制度的基礎上,積極吸收人類政治文明發展進程中形成的優秀文明成果,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表達政治不信任的制度,推動了我國政治信任制度的建設。通過政治不信任制度的規範和約束,公共權力才能不妄為,才能為民所用,得到人們的信任,凝聚民眾的信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啟的是一條全面改革之路。改革是自我完善,而不是對自己的背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的成就證明,中國選擇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的道路,我們應該有高度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不斷完善制度體制,沿著有中國特色的政治文明之路繼續走下去。

如何理解我國公眾普遍存在的社會焦慮

  新中國成立後,新政權獲得政治信任的基礎與蘇聯早期類似,都是建立在對領袖人物的政治信任和共產主義理想的追求上,同樣屬於所謂的傳統政治信任。但中國在向現代政治信任制度過渡的過程中,在維護社會大眾的傳統政治信任的同時,又通過建立經濟績效獲得了公眾的政治信任。但不可否認,還有一些現象反映了伴隨經濟迅速發展而來的焦慮或者不自信,這些社會上存在的越來越嚴重的焦慮,表現出部分國人對制度的不自信。

  對於前進中存在的這些問題,中國共產黨人並不回避,承認“我們工作中還存在許多不足,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較多”。⑩當前社會中出現的焦慮,正是從傳統政治信任向現代政治信任過渡階段所不可避免的現象。關鍵是,我們如何認識這些焦慮存在的根源,更好地推進改革,通過不斷完善制度,建立起自己的制度自信。

  首先,制度變遷對公眾的傳統價值體系形成衝擊,造成了人心的迷茫。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政治民主進程的發展,中國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市場經濟所特有的效率和競爭機制,必然導致財富和貧困在社會兩端的積累,同時由於制度建設往往滯後於實踐,從而導致貧富差距的拉大,對從平均主義時代走過來的人形成巨大的心理衝擊;政治民主化的推進,法治取代了人治,個人自主意識和權利意識不斷增強,公民的參與意識和獨立意識都得到了發展,表達自己不同意見的期望越來越強烈;同時,各種政治亞文化開始出現,與主流文化相互碰撞。在傳統價值觀念受到衝擊,而新的道德平台尚在建立的過程中,容易造成政治信任的流失,影響民眾對國家未來的信心。

  第二,改革進入攻堅階段,關鍵性的制度調整尚沒有完成,導致腐敗的根源沒有被完全鏟除,吞噬了民眾的信心。由於我國首先開啟了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則採取了穩步推進的方式,政治權力並未完全退出,仍然盤踞在不少經濟領域。權力對經濟活動的廣泛干預為某些腐敗分子利用職權謀取私利提供了空間,導致當前社會腐敗醜聞不斷。腐敗分子往往是大權在握的黨員領導幹部,從而不可避免地損害了黨的聲譽,直接影響了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以及對國家未來的信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