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石油禁運四十年後:我們看到什麼轉變

http://www.CRNTT.com   2013-11-11 11:49:52  


四十年前的十月,OPEC宣布石油禁運,成為能源經濟近代史上標志性的時刻
  中評社北京11月11日訊/“石油仍是當今世界的主要燃料,但中、長期裡,能源安全不應該單靠一種商業燃料來維持,多元的能源組合將會成為未來能源結構的必然選擇。”第一財經研究院研究員餘家豪今日在一財網撰文“石油禁運四十年後:我們看到什麼轉變”,全文如下:

  四十年前的十月,中東爆發戰爭,歐佩克(OPEC)為了打擊以色列及支持它的美國,宣布石油禁運,暫停出口石油到這些國家,導致油價大幅上漲,由每桶不到三美元漲到超過十三美元,是上世紀三大石油危機之一。當時全球消費增長迅猛,各國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突然出現的能源供應短缺,給那一代的能源消費國留下了深刻的記憶。禁運風波成為能源經濟近代史上標誌性的時刻。四十年過去了,讓我們再次回顧禁運及其影響,重新總結經驗教訓,避免再次捲入類似能源紛爭。這四十年告訴我們什麼?一共有三方面的轉變。

  ■ 中美在中東的地緣角力

  首先,無論美國在中東要推行任何計劃或者要如何處理中東危機,都不得不慎重考慮石油市場,這導致美國在穩定中東局勢上投入太多精力。近年,美國能源獨立是一個突破口,能源進口依賴度的下降使美國可以舒減中東石油短缺導致的擔憂和壓力,投放在中東的軍力也可量力調整。當然,即使美國減少了對中東石油的依賴,也不可能立即從中東撤離,它還有其他方面的考慮,如反恐安全。現在美國要思考的反而是在中東各種問題上怎樣跟中國合作,而這是複雜而矛盾的 問題。美國一方面想要中國更多地參與中東地區事務,一起分擔這個安全包袱,另一方面又不放心把這個戰略重任交到中國手裡,起碼美國不會希望由中國海軍來保護美國商船在中東海域的安全。

  ■ 世界對石油禁運的承受力提高

  第二是石油禁運帶來的全球經濟影響。1973年油價飆升,石油進口國經濟陷入衰退,全球石油消費稍為下降。儘管全球石油消費在第二次石油價格飆升後大幅下降,但它很快就恢復穩定增長。2012年的消費數據顯示,儘管石油價格再次創下紀錄,但石油在全球經濟中所占份額下降,主要原因是它雖成為交通專用燃料而在其他領域卻被其他能源代替。最重要的是,各國石油支出占全球GDP的比重回歸到上世紀70年代的水平,1979年是7.3%,去年是4.2%,下降了幾乎75%。因此,世界經濟的承受力大大提高,不再那麼容易受到石油禁運的影響。

  ■ 能源市場的結構性轉變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