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把握經濟新常態邁入新階段的轉型窗口期

http://www.CRNTT.com   2016-03-07 07:43:24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中國經濟進入“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由第一階段新常態邁入第二階段新常態,這個階段大概需要三年,而未來這三年也是為高質高效增長周期來臨做相應準備的關鍵時期。無論是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換血式調整經濟結構,還是在聚焦高科技、高端製造業及消費者的相關產業上發力,約束地方政府投資衝動,嚴控債務風險,切實降低民營資本參與競爭准入門檻,等等,無一不是為經濟新常態邁入新階段的戰略轉型提供難得的時間窗口。

  上海證券報發表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院長章玉貴文章表示,站在“十二五”收官、“十三五”開局的歷史節點,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有諸多複雜命題求解。為此,有媒體歸納出了今年全國兩會的十大熱點:“十三五”規劃與中國發展新境界、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與京津冀協同發展及長江經濟帶建設三大戰略、建設廉潔政府、扶貧攻堅戰、審議慈善法、司法改革、民生改善、創新驅動、綠色環保。在接下來的兩周,整個世界都在盯著北京,看兩會的代表委員們會就這些熱點拿出些什麼提案議案,會做出些什麼重大決定。

  首要問題是對當下中國經濟態勢的判斷。有關中國經濟不存在“硬著陸”、經濟總體“氣質”仍然很好的判斷,前天新任政協發言人王國慶還列出了四點理由,例如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餘地大等基本特質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等等。在筆者看來,要讓包括普通百姓在內的市場主體認識到中國經濟增長實情,還需要在對經濟系統作全面體檢的基礎上,給出下一個經濟增長周期所需要的動力之源。而這個動力之源,顯然需要存量與增量改革的齊頭並進,顯然需要在內生性技術進步以及人力資本提升基礎上的經濟增長質量的顯著提升。

  有一點各方已達成共識:中國經濟短期內再難出現8%以上的增速了。當年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國家對經濟熱啟動,使我國在2009年至2011年全球經濟最為困難時期仍然保持了9.2%、10.3%、9.2%的高速增長,彰顯出中國政府在經濟處於困難時期的導調能力。中國經濟在逐步告別人口紅利、“入世”紅利和國際產業轉移紅利之後,未來的增長動力將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且由於在當今世界經濟規模排在前六位的經濟體,我國是其中經濟制度相對不完善和整體技術水平相對薄弱的國家,國民福利水平也是最低的,這就為經濟持續增長種下了不利條件。於是,自從2012年中國經濟增速跌破8%之後,無論是決策層還是其他市場參與主體,都已經開始有了經濟步入中等增速的心理準備。事實上,2012年至2015年中國取得的7.8%、7.7%、7.3%、6.9%的增速已屬相當不易,這一點也得到了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認可。當然,整體而言,經濟增長的質量不高問題依然較為突出。這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所在。

  文章分析,從2012年至2015年這四年間,中國經濟基本上可劃分為新常態第一階段,即經濟增長速度已從超過8%的高速增長轉為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正通過相對痛苦的改革向優化升級方向轉變,而隨著科技投入的增加以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推動,增長動力也開始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換句話說,從經濟發展與轉型的周期來看,中國經濟自2012年進入新常態之後,已經為適應增長動力切換做了較為充分的準備。

  對中國經濟未來的走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侯永志等人近日撰文稱,儘管經濟增長正處於結構轉型和速度換擋期,勞動力供給、資源環境成本、技術追趕空間和外部市場需求等因素正在變化,但無論從需求側看,還是從供給側看,中國經濟都仍然具有實現較快增長的潛力;無論從已有的政策效應看,還是從可供以後選擇的政策工具看,中國都有條件把增長的潛力變為現實的增長。

  而中國經濟在進入“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後,基本上由原先的第一階段新常態邁入第二階段的新常態,現在看來,這個階段大概需要三年,而未來這三年也是為高質高效增長周期來臨做相應準備的關鍵時期。無論是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換血式調整經濟結構,還是在聚焦高科技、高端製造業以及消費者的相關產業方面發力,以及約束地方政府投資衝動,嚴控債務風險上升,切實降低民營資本參與競爭的准入門檻,乃至營造良性競爭環境和提高金融市場主體的免疫力,等等,無一不是為經濟新常態邁入新階段的戰略轉型提供難得的時間窗口。

  文章指出,要適應和把握新常態邁入新階段,首先必須深刻理解並有效執行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各級各地政府理該清醒地認識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換作另一個角度來看,其實也是滿足有效需求的問題,以及在此基礎上如何實現有效經濟增長的問題。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非得以深層次改革提升經濟增長的福利效應不可,例如減稅,擴大政府的轉移支付力度,尤其是普遍提高社會福利保障水平。而為適應經濟戰略轉型而對經濟結構展開換血式改革,其政策著力點,應以提高投資效率抑或資本回報率為導向,同時必須全力發展高端製造業和聚焦高科技和消費者的相關產業,而不能高度依賴貨幣發行與債務擴張。換句話說,深耕實體經濟和技術進步,才是中國經濟長遠穩健發展的根本。

  對過去近二十年來致力於招商引資,追求數量增長的不少地方政府來說,還需盡快轉換理念,深刻認識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一定取決於以知識、信息、研究開發或創新所引致的規模收益遞增、技術進步、人力資本增長等核心內生變量。技術進步的內生化,要求任何時候都要加大對人力資本的投資,促進勞動力要素合理流動、提高勞動生產率。而通過深層次改革,切實打破國有企業對重要產業的壟斷,降低民營資本參與競爭的准入門檻,營造良性競爭環境,提高經濟體系運行效率,又是經濟轉型的必備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