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兩岸政治關係需把握三點特殊性

http://www.CRNTT.com   2016-10-21 00:20:59  


 
  因兩岸政治互信不足、政治歧見難解而導致的兩岸政治關係的相對滯後,已影響到兩岸經貿合作與文化交流的進程,更明顯阻礙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一步鞏固與深化。為此,大陸方面已經充分意識到兩岸政治協商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積極主張兩岸雙方可以就兩岸關係中的敏感政治議題展開務實探討。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明確提出:“希望雙方共同努力,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②此一思路實為解決當前兩岸關係政治定位問題騰挪出很大處理空間。如果兩岸雙方能夠積極務實地探討,就可能找到有效路徑和可行方案。

  本文擬先討論英國學派之國際社會的主權概念,繼之說明當前兩岸的主權爭議和政治定位問題。其中論述的主軸是,從英國學派“憲法”主權說”的視角和分析途徑來探討兩岸的主權問題,藉以汲取處理兩岸關係中的主權爭議與現階段兩岸政治定位的新啟示與新思維,從而對兩岸關係政治定位提出具體建議。

  英國學派的主權觀:“國際社會的主權概念”與“憲法”主權說”

  在當前國際關係網絡化、多元化、多層次化的複雜環境中,對主權產生重大影響的最主要因素是國際法、國際建制和國際組織之運作與功能的擴大。20世紀70年代的英國政治是圍繞著加入歐洲共同體問題而展開的。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的首相Edward Heath將主權含義的變化歸因於相互依賴的國際社會。③儘管學者們認為1972年的歐洲共同體法案賦予共同體高於英國議會立法的效力,但英國繼續是擁有主權的國家。④主權存在於國際規則和制度的密集網絡系統(the intensive web)內,主權不是絕對的,但是持續存在,它在一個強大的國際制度中顯示出其價值。而這一時期英國加入歐共體的政治行為與思維也見證了國際關係學中“英國學派”的主要論點。有鑑於此,以下將針對與英國學派之“國際社會的主權概念”與“憲法”主權說”加以論述和說明。

  英國學派的主要特徵之一就是在國際規則和建制的框架內理解國際社會。英國學派認為在國際政治中,係由主權國家所組成的一種國際社會。在這樣的社會裡面,主權國家在交往中遵循特定的準則,服從一定的目標,彼此間合作,從而形成國際制度與建制,主權存在於國際規則和制度的密集網絡系統(the intensive web)內,並在其中體現它的價值。“國際社會理論”以及存在國際社會之中的主權概念的重要性,乃是英國學派的核心觀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