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兩岸政治關係需把握三點特殊性

http://www.CRNTT.com   2016-10-21 00:20:59  


 
  當前兩岸關係的主權爭議與政治定位問題

  自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以來,兩岸關係的核心問題與最大的難點,無需贅述,即是所謂“一個中國”的主權爭議,也就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定位問題。

  以務實的觀點而言,“九二共識”是兩岸當局面對兩岸關係中最關鍵的政治問題——“一個中國”問題,用各自表述方式處理。其精神在於正視現實、求同存異,相互尊重對方的基本立場,也就是在兩岸間尋求一個最大公約數。依據當時台方的表述內容,其要旨就是認同“一個中國原則”,但是對“一個中國”內涵的認知有不同。當時面對這麼敏感的政治問題,各讓一步,接受彼此的分歧(agree to disagree),確實不易。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於2013年6月1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進行會談。吳伯雄在此次會談中表示,兩岸各自的法律、體制都主張一個中國原則,都用“一個中國架構”來定位兩岸關係,而非國與國關係。這是國民黨首次提出“一個中國架構”的概念,以回應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在對台政策中所提的“一個中國框架”訴求。

  吳伯雄的“兩岸各自的法律、體制都主張一個中國原則”,顯然是指《“中華民國憲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都是“一中架構”“憲法”。是以,若要維持“一中架構”,反對“法理“台獨”,必須立足雙方各自的“憲法”法理之上。

  馬英九在2014年雙十國慶文告中,對兩岸關係提出了關鍵的兩句話:一是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二是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時隔幾日,馬英九在會見即將參加第九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台灣方面代表人士時,再次重申台灣與大陸的關係不是國際關係,而是一種特殊關係。馬英九並且強調另一個重要原則,就是“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

  將以上這些言論綜合起來看,實際上馬政府以“一中各表”作為其兩岸的政治定位,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而是一種特殊關係,則是在“中華民國憲法”規範下的法理論述。

  北京在十八大的政治報告中,提出“兩岸共同努力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做出合情合理安排”、“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定,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前景”。按照當時國台辦王毅主任的說明,他說合情就是照顧“彼此關切”,不搞“強加於人”,合理就是恪守“法理基礎”,不搞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則對於兩岸各界探討政治安排提出了三點希望,他表示,探討兩岸政治關係,首先要務實,任何脫離客觀現實的主張是探討不出結果的;其次要共同努力,找到打開兩岸政治分歧問題瓶頸的辦法;第三要落到實處,即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全面改善發展兩岸關係。孫亞夫亦指出建議求同存異,尋求共同點和連接點,對一時解決不了的分歧不妨先放一放,聚焦於探索打開瓶頸的辦法。在著手討論合情合理安排時,建議對兩岸政治關係關鍵部分進行設計。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