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大觀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漢學家丁荷生:不確定年代 文化交流更重要

http://www.CRNTT.com   2016-11-22 00:16:36  


《新加坡華文銘刻彙編(1819-1911)》蒐錄新加坡八百多間廟宇中總共1265件銘刻文物,被喻為新加坡的石頭記。(中評社 趙家麟攝)
 
  丁荷生還向中評社表示,新加坡有一個名詞叫“新謠”,就是源自於台灣校園民歌運動的影響。迄今,台灣文化包括當代歌謠、電影、紀錄片都影響著新加坡,甚至進一步連結到兩地的文學、宗教等,這背後其實是歷史悠久的閩南文化網絡。文化的力量,遠遠的超越了政治疆域,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因此,他認為,台灣如果能夠在閩南文化、宗教民俗信仰上持續與兩岸、東南亞的互動交流,不但有助於回復古老的閩南文化,也能交會新的可能性,而宗教交流背後往往也帶有經濟的作為,對文化、經濟、政治關係也都會有好處。

  出生在外交官家庭、熟悉東亞華人文化的丁荷生說,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特朗普當選,代表了一個不確定時代正式來臨。東亞地區高度關注美、中、台關係的可能變化;他認為,在不確定的年代,交化交流、相互表達友善,成了很重要的資源,他希望這個區域能維持穩定關係、和平交流,不要因為政治、政黨的改變而引發矛盾,文化可以發揮很大的影響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