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亂收費 已解決還是虛幻政績自畫像

http://www.CRNTT.com   2009-11-12 13:30:34  


有些亂收費,民衆竟無法拒絕,甚至還得千方百計地“花錢買前途”
  中評社北京11月12日訊/據媒體報道,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副司長王定華近日做客人民網時表示教育亂收費現象“已經得到解決”後,坊間一片嘩然。《重慶時報》今天刊登評論員李曉亮的文章“亂收費已解決或只是虛幻政績自畫像”,作者認為,“不解決教育欠債問題,終將付出代價,亂收費只是欠債之一種而已。要命的是,有些官員似對此緊迫性尚無警覺,兀自抱著虛幻的‘亂收費已解決’的政績自畫像,自鳴得意”

  11月11日,本為民間“光棍節”,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副司長王定華說“教育‘亂收費’已得到解決”,聽起來卻像愚人節的玩笑。接受採訪時王定華稱,從2006年到2010年,國家投入1600多億元用於義務教育階段免除學雜費政策。因此這一階段收費項目很少,“亂收費”已得到解決。(11月11日《人民日報》)

  既然教育負擔位列“新三座大山”之一,那麼教育部官員說“亂收費”已得到解決,就像住建部官員說房價不高一樣,招來質疑,幾乎難以避免。類似情形我們也不陌生,如有醫院院長說看病不貴也不難,有主管教育的副市長述職自評98分,都曾招來噓聲一片。這並不是人們刻薄,而是因為醫療、教育方面的一些問題,長期都是民生之痛。若官員罔顧民意訴求和民生疾苦,“無畏”地給自己行業臉面貼金,自然不招人待見。

  就拿教育亂收費來說。王司長所謂的“亂收費”問題已解決,就和石化雙雄說油價不貴的論調一樣,不值一駁。我們不信說這話的人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作為主管基礎教育方面的官員,面對種種現實,真不知怎能有自欺欺人的勇氣——難道平時就不看報嗎?

  前兩天新聞才披露統計局最新調查顯示,七成家長難以承受高昂的教育負擔。相信調查範圍擴大到農村,比例或許更高。家庭教育成本過高,有財政投入不足的原因,當然,頻頻爆出的教育亂象,花樣不斷翻新的亂收費,也是一筆沉重的賬單。這一事實足以讓誇耀教育成就的任何言辭顯得蒼白無力。

  更致命的一個反駁論據,就是十月中旬開始,七部委開展的為期兩月的全國教育收費專項檢查工作。其下發通知明確指出,教育亂收費仍然存在。現在整治工作還未結束,王司長怎麼就迫不及待斷言“亂收費”已得到解決了呢?難道是如“被自願”一般的“被解決”嗎?

  今年的審計署報告提到的“一些教育部門和學校亂收費達5億元”,更是被媒體提煉為新聞標題,紛紛轉載。種種跡象,讓我們憂心國家投入用於免除學雜費政策的1600多億元,會被截留多少。而收費手段隱蔽,名稱極具創意的“服務性收費、代收費”還不知凡幾。

  讓人尷尬的還在於有些亂收費,民眾竟無法理直氣壯地拒絕,甚至還得千方百計地“花錢買前途”。這就是央視曝光的“教育潛規則”中“被自願”的擇校費,或易名為“創新班”的“重點班”。想擠進名校“重點班”,花銷肯定不菲。不管這個錢被冠以何種冠冕的助學名義,都脫不了“借讀費”、“擇校費”魅影。而王定華司長也強調“設重點學校、重點班屬違法行為”。那這自然就等於亂收費。而只要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一方教育優勢明顯高於其他學校,那麼徹底解決這種亂收費,就只能是存於文件或口頭上的理想狀態。

  教育部新部長提出的新目標——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或是終結擇校費等亂收費的終極武器之一。除此之外,把教育當作公共產品以滿足社會需求,也是任何教育主管部門無法回避的選擇。可實際上我們的公共教育投入不足,在國際上也長期處於低水平。不解決教育欠債問題,終將付出代價,亂收費只是欠債之一種而已。要命的是,有些官員似對此緊迫性尚無警覺,兀自抱著虛幻的“‘亂收費’已解決”的政績自畫像,自鳴得意。而民眾憤懣情緒若只是無謂的點綴,無法為制度化解決提供民意坐標,顯然同樣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