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智囊闊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印度超越中國,不再是危言

http://www.CRNTT.com   2010-10-20 11:58:57  


 
  但是,中印政府在人口政策上的這場效率競爭,正越來越變得像是場龜兔賽跑。如今我們正站在逆轉的關口上。計劃生育的高效率,使中國迅速進入了老齡化。以15歲以下和64歲以上的被扶養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計,中國和印度在1960年前後都達到甚至超過了80%,日後急劇下降。到2010年,中國的這個比例跌破了40%,充分兌現了“人口紅利”,印度則仍然在56%的水平上,負擔比中國重得多。但是,大家“負重”雖然非常不同,經濟增長率卻已經相當接近了。接下來的兩三年,中國的被扶養人口開始急劇回升,印度則繼續走低。大約15年後,兩國被扶養人口的比例大致相等。到了2030年,中國的被扶養人口比例將達到50%,印度則為45%左右。到了2050年,中國的被扶養人口比例將高居62%-63%左右,印度則將在48%上下。用另一個更為近期的指標來衡量,到2020年印度的中等年齡僅為28歲,中國則為37歲。日後中國人越來越老,印度人則還會更年輕一些。結果是,2020年印度將添加1.36億勞動人口,中國則只能添加230萬。

  社會學家孔德有句名言:“人口就是命運”。幹活的人少了,被扶養的人多了,經濟發展速度就會降下來。美國、日本戰後的高度經濟增長,中國今天的經濟奇跡,無不和人口的增長和結構息息相關。也許比人手的多少更為重要的是,年輕人更具創新傾向,這在高科技的知識經濟時代特別突出。看看近幾十年的關鍵性突破,從微軟、雅虎,到穀歌、FACEBOOK,創立者都是年輕人。這在印度已經體現得非常清楚。比如,印度的世界級企業Infosys的創立者,有七位當時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2000年創立的IT企業Globals,其CEO年僅24歲。

  這種創新精神,不僅被年輕人的旺盛精力所驅動,而且得到了充分的制度保證。這又是印度比之中國的另一大優勢。中國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等等方面雷厲風行,印度的民主制度相比之下則缺乏基本的效率。但是,印度在保護知識產權上,則比中國有效率得多。這也難怪,印度在高科技領域的創意如同井噴一樣地爆發,產生了一批世界級企業。中國的企業,則越來越依靠政府支持的壟斷來擴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